热门 我与座驾这20年
人老了,有些怀旧。
今天写一下我这20年来开过(时间短于半年的不算)和拥有过的的车(自己买的才算拥有)。
说明:部分照片来自网络,但车型包括颜色与我提及的完全一致。
本人1996年9月拿到驾照,至今刚好20年。
今天写一下我这20年来开过(时间短于半年的不算)和拥有过的的车(自己买的才算拥有)。
说明:部分照片来自网络,但车型包括颜色与我提及的完全一致。
本人1996年9月拿到驾照,至今刚好20年。
本人1996年学车,就是在这辆北京212上完成的,驾校只是交1500元学费报名挂了个学籍,领了本交规回家准备理论考试。当时我在媒体工作,同时也在给一家朋友的公司做公共关系及战略发展顾问,朋友给我这辆车,一有空就叫上他的司机到郊外学车练车,大约3个月通过考试拿到驾照。
北京212及其后续车型俗称“北京吉普”。严格说,凡是不挂“JEEP”这个车标的都不能叫做“吉普”,因为“JEEP”是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注册品牌。
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这是纸质照片翻拍的。
北京212及其后续车型俗称“北京吉普”。严格说,凡是不挂“JEEP”这个车标的都不能叫做“吉普”,因为“JEEP”是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注册品牌。
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这是纸质照片翻拍的。
1998年和朋友合伙办了一家小公司,上游供应商为了支持我们,把这辆旅行款的广州标致504交给我们使用。实际上,广汽是中国大陆最早搞引进车型的(主流车型是轿车型的广州标致505),但是似乎不太成功,以至于大家都以为上汽的桑塔纳是最早引进的车型。
2001年,我自己买了这辆两厢的夏利(6.5万元)。这是当时很有影响的1.3排量“金夏利”,采用了著名的“丰田8A”4缸16气门闭环式电喷发动机。而此前的夏利都是三缸1.0排量(实际993CC)。这是我自己的第一辆车,我开着它开始了我的自驾游,到过云南、贵州和四川西部甘孜阿坝及青海的很多地方。这款车做工不好,最大问题是没有方向助力。因为在汽车媒体工作,我经常给天汽夏利反映情况,被天汽夏利授予过“金牌用户”称号。
这张照片是网上扒的,我买车时的两厢夏利并没有后雨刮,可能后来改进了。
这张照片是网上扒的,我买车时的两厢夏利并没有后雨刮,可能后来改进了。
2003年,单位把这辆领导换下来的1.8排量手动挡普桑给我开。那时我成为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7个人里排最后一位。普桑是很经典的一款车,曾经是我们单位最好的“豪华车”。
2004年,单位给我换了这辆桑2000(和一位总助合用)。差不多同时,卖掉了那辆金夏利,买了下面这辆POLO。
2004年8月卖掉夏利后,因为桑2000是公车又是与人合用,毕竟不太方便,于是买了这辆1.4排量的手动挡豪华型POLO,12.98万。那时我已经和德系车建立了深厚感情,而POLO是我唯一买得起的纯德系精品小车,从理念、设计、用料、工艺、做工、性能、安全...各个方面都令人十分满意(第一次见识到搪塑的软质仪表台和带阻尼的各种开合件)。坦率讲,后来各个部件基本国产化的POLO各方面都差多了。
2001年开始在新浪汽车论坛发帖,成为新浪车坛重庆“分舵”版主。然后和几位爱车人士一起组织了“风行天下”车友会,建立了自己的论坛,会员人数一度达到6万人,发生了很多故事(有兴趣者可以网上搜索本人写的“重庆为什么有两个‘风行天下’车友会”一文)。当时有位车友是重庆大学教授,他买了这辆南汽出的“英格尔”,和我的POLO换着开了半年。英格尔是西班牙血统的老品牌(国外好像叫“伊比扎”?),最奇葩的特点是备胎安放在发动机舱里面,销售人员解释说,正面严重撞击时可以起缓冲作用,相当于安全气囊。
也就是这段时间,我多次参加东风雪铁龙组织的活动,对雪铁龙-富康的后轮转向循迹功能十分喜欢。还参加过品牌组织的百公里节油大赛,在20多名参赛者(包括几位全国知名的专业车手)中获得第九名。赛后,经销商将一辆1.4排量自动挡富康试驾车借给我开了差不多半年。顺便说一句,富康及后续车型的4AT是我开过的换挡最不平顺的自动挡,顿挫不比H1的AMT小。
那时车友中开始兴起越野热,最早普及的越野车是北汽产的“切诺基”,这是最早国产合资的真正“JEEP”。当时切诺基分为2.5排量两驱和4.0排量四驱,我这辆是4万元买的二手2.5两驱。当时我已经开惯了带ABS防侧滑的车,对这是一款没有ABS系统的车完全没有意识,在去四川自怀佛宝山里越野回家途中,避让对方来车时急刹车,车“漂移”转向90°后,头朝下冲下8米高悬崖,好在下面是水田,车上连我共三人均轻伤,但车大梁变形,修复后2万元卖掉。
2004年,领导安排去一家关联公司担任常务副总,公司配了这辆1.8排量的手动挡奥迪A6。在那个时代,这辆奥迪豪华感十足,仪表台操作区那十几个亮着“奥迪红”的按键背光指示灯十分漂亮。但由于车身自重有1.7吨,1.8排量动力明显不足(那时市领导的奥迪是1.8T),甚至起步时方向打大了油门踩浅了都会憋死火。
在公司期间,董事长参与了我的车友会活动,迷上了越野,买了辆双门版牧马人,经常外出搞什么穿越可可西里-阿尔金山无人区之类,一去几个月,于是他的克莱斯勒300C就成了我的座驾(董事长喜欢美国车)。这是典型的美国车,大而笨重、内饰比较简单、做工比较粗糙、转向比较虚旷。驾驶感觉不好,是“坐的车”而不是“开的车”。
为了让我也迷上越野,董事长给我买了这辆北汽出的2.5排量三菱帕杰罗速跑。用料充满廉价的塑料感,做工和装配十分粗糙。但作为非承载式车身的四驱车,越野还是可以的,开这辆车去过很多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三江源。还有就是车内空间其大无比,十分适合“车床一族”。
公司将奥迪借给一位银行领导搞关系,让我开一辆抵债来的1.8排量索纳塔(第五代)。尺寸差不多可以算B级了,但车身轻飘得时速不敢开上140公里,有个雨天时速70还擦挂过一辆在路中间调头的三轮车(车很飘,不敢猛打方向,躲过了正面撞击,无法避开侧面擦挂了)。对韩国车印象不太好。
还用奥迪和公司关系户换开过大半年的老蒙迪欧(没办法,老板叫怎样就得怎样,虽然表面是商量的口气)。这款车是重庆长安福特最早的引进车型,算是我这里的地产中级车。车感比奥迪差得太远,但比索纳塔好。开着这车在高速上爆过胎。
2006年回到原单位。这时单位已经车改,不再配车。作为一个一贯廉洁的人,我没啥积蓄,只能买了这辆1.6排量的手动挡海南-马自达323来代步(POLO给孩儿妈开)。这车其实很不错,那时海南汽车和马自达汽车的合作还没有终止,还是真正的“海南-马自达”而不是现在含糊其辞的“海马”,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都是马自达的,开着十分顺手而且油耗很低(创造过百公里5.5升的油耗纪录)。这时单位不再报销汽车费用,所以对油耗很在乎,从此养成了省油习惯。
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我对车的兴趣,准确说是对“玩车”的兴趣越来越小,323开着也顺手,也就没有再折腾车了。直到2013年,在单位赋闲,部领导安排我到一家民营影视公司担任总经理,老板觉得总经理开323出去谈商务有点不利于公司形象,但又没啥钱,就调剂了这辆2.0排量的手动挡老款帕萨特给我开。这车其实很不错,尽管车身太重显得动力不行,但在高速上把速度提上来后,贴地性非常好,车感很像奥迪(大众和奥迪毕竟一家,这车和当初我那辆POLO一样,发动机舱里、转向系统和底盘系统很多部件都直接打有奥迪的标识)。就是油耗极高,平均百公里12个。
2015年,我内退了。女儿从国外回来,拿到了驾照,想买一辆车。她只能开自动挡,又喜欢SUV车型,又要车身小巧(我们这里开车到市区办事停车是很大问题,车身短小可以停进别人大车无奈放弃的车位),又喜欢各种配置丰富特别是上坡辅助、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大屏和天窗,以及什么后视镜自动折叠和加热之类。而我的起码要求则是国内一线大厂产品(这价格若买合资车,配置差得太多了)。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选择性不大,就买了这辆顶配的自动挡H1。结果车买了,323和POLO也卖了,她却不喜欢开车,于是这车就成了我的御用座驾。大概运气好,没出啥问题,基本满意。
这20年,如果算上开十天半月的车,开过的车不下30种吧,自己买车4个半(夏利、POLO、323、哈弗H1,和朋友合作办公司时还各自出一半钱买过一辆长安面包)。快60岁了,估计今后不大可能再换车了,算是作个总结吧。
(全文完)
这20年,如果算上开十天半月的车,开过的车不下30种吧,自己买车4个半(夏利、POLO、323、哈弗H1,和朋友合作办公司时还各自出一半钱买过一辆长安面包)。快60岁了,估计今后不大可能再换车了,算是作个总结吧。
(全文完)
点击展开剩余81%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