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园梦的自驾游——首进新疆,转道G219,三进西藏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28.班公湖,狮泉河,札达,古格王朝,82兵站

 第四十二天: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  晴天多云

 行程:多玛乡—班公湖—狮泉河—扎达 

 公里数:474公里 

 住宿:扎达鑫源旅社   

       

 

       由于昨天到得比较晚,今天出发时都已经是上午9点了,今天的计划是到有古格王朝景点的扎达县。网上查了一下有474公里,和昨天几乎一样,但地势要平坦得多,路也要好得多! 

   


       昨天我们就住在这里,叫做“新乐商务宾馆”但却看不到“多玛乡”的字样。

       在商店大门正中,我们看到一块“新藏勇士证书打卡点”的牌子,上面写到:主办单位是由,叶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阿里旅发委,和大世界基尼斯组成。 

       而授权单位则为:新疆艾克队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我们连忙在网上百度一下,才发现,我们在作路书时把这个很重要环节遗漏了,真是有点遗憾! 

     “新疆艾克队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在锡提亚迷城景区内。

 

        勇士证书要亲自去设在景区内的公司里面领取(免费)证书分,自驾,摩托,骑行,徒步,四种,里面的内容是一样的。 

        正面从上到下是:首先是0公里处的图标“喀喇昆仑,天路之城

        ”然后是“新藏线**证书”几个大字。(+英语)。

       下面是一个唯一的编号,

        然后就是:兹证明(+英语) 

        某某某  ……。

        身份证号…………         

        成功挑战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英语)

        为记录您此行的艰险与不断突破自我的顽强精神,特此授予“新藏**勇士”称号,期待您再接再厉,勇往直前,迎接新的挑战。(+英语)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年*月*日左边中间是一个徽章(图标当中的图案根据证书的不同而不同) 

       下面是三个举办单位的图标 

      

       自驾证书徽章当中是一个小车 

 而骑行证书徽章当中是一辆自行车。

     

  

反面则是标为10个打卡点的G219(老新藏线)简图。

       你可以在沿途中打卡,为了方便,也可以在领证书时,一次性打卡。(盖不同样式的纪念章)

       反面最右边是一些注意事项: 

      新藏线打卡线路及注意事项 

 1.全线共设打卡点10个,沿途您可持此证前往打卡点进行敲章,标明完成线路阶段,将作为您挑战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的凭证。

 2.新藏线要穿越很多无人区。记得带足够的水和口粮。

 3.三十里营房是新藏线上较大的食宿服务点,也是**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个补给休整点。

 4.死人沟没有加油站,是西藏境内最后一个检查点。

 5.备好抗高反的药品和氧气瓶。带好保暖衣物。

 6.尽可能减少夜间行车。

 7.全程里程数,以路碑为准。

 图例(略)

 ***************************************************

 打卡点第一个就是领取证书的“锡提亚迷城”,也叫“新藏线大本营” 

 ***************************************** 

 锡提亚迷城

      锡提亚迷城(锡提亚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城东11千米的洛克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1千米的锡提亚沟附近的长1千米、宽1.5-2千米的地势略为隆起地带,徒步游览古城需1小时30分左右。“新藏线大本营”既可领取勇士证书的“新疆艾克队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设在里面。

 *********************************************************** 

 第二个打卡点叫做“坡陇原始森林生态风景区”。  

 ********************************************************* 

 坡陇原始森林生态景区详细介绍

 坡陇原始森林生态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坡陇原始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新藏线219国道柯克亚乡普萨村左拐34公里处,距叶城县111公里。沿途风光迷人险峻,景区风景优美怡人,壮美的山石、茂密的林地、幽深的峡谷、舒缓的草甸,是休闲避暑、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目前,坡陇原始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已初具接待能力。

 ****************************************************** 

 这两个地点,因为做路书时没有提及,自然没有能去。

 3. 柯克亚乡5村 

       这个打卡点,网上百度了一下,好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有一个称号:叫做“新藏线柯克亚乡5村益栈乡村旅游示范村”但标了一个“加油机”是一个加油点。

 4.库地(标了一个“加油机”和“用餐”标志)应该是指“库地村”

 5.三十里营房(也是标了一个“加油机”和“用餐”标志)重要补给地。

 6.大红柳滩(也可以加油和用餐),过这里后就是所谓的“无人区”了。

 7.死人沟,泉水湖(可以用餐)

 8.多玛(可以加油和用餐)PS.就是我们昨天住宿的地点

 9.日土县 PS.今天经过 

 10.狮泉河(阿里) PS.这是最后一个打卡点,也是今天要经过的地方,之所以设为最后的打卡点是因为,再往后面,对于G219而言,再没有什么比较险要的地段了。

 路线的最下面,标注了G219(老)线的终点——拉孜县查务乡。还标注了“拉萨”和神峰“冈仁波齐”。

 ************************************************* 

 有机会来到叶城走G219的朋友,可不要忘记去领“勇士证书”哟!

 拍一个藏F车牌,要把西藏的全部车牌弄全! 

 我们用的是“中石化”的油卡,但多玛没有找到“中石化”,只有用现金到“中石油”加油了。这里的油价也是8.88/升。 

       今天的天气不错。 

 

刚进阿里时,虽然绿色还是很少,但明显的是路要好走得多了!

 快看!藏羚羊!老婆突然手指外面大声喊起来!果然,公路远远处出现了很多“藏羚羊”,我们顿时显得兴奋起来,因为一路走来,在这G219的公路两边,眼见最多的就是光突突的山体和荒芜的原野。连绿色都极少,精神都麻木了!现在进入了“天上阿里”,陡然出现了这么多可爱的生灵!怎能不让人兴奋!

 但仔细一看,这些“藏羚羊”后面都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的屁股,这是“藏羚羊”吗?后来网上一搜,果然有区别!长见识了! 

 ***************************************************************************

        可可西里一白屁股动物,身后挂一面“镜子”,总被误认为是藏羚羊

 可可西里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总面积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除了藏羚羊、野牦牛与藏野驴等珍稀动物外,还有一种非常可爱的野生动物,却常被误认为是藏羚羊,其实,别人叫藏原羚。

       春天的水大部分还没有解冻,只有几股细流,映着可可西里一如既往湛蓝明澈的天空。一群披着棕黄色的绒毛的藏原羚出现在河边,其中有1只雄藏原羚正在向雌性求爱,正准备用身体与雌性耳鬓厮磨。

 

      突然,旁边1只大个头的雄藏原羚向这只雄藏原羚冲了过去,求爱的那只雄藏原羚,面对急冲而来的大个头雄性,感到不妙,转身冲出了群落,跑出不远又回头看向不远处的几只雌性,恋恋不舍的样子……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为青藏高原所特有。分布于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在国外,分布在印度的拉达克和锡金等地的高寒山地上。

 01逃跑时雪白的屁股就像悬挂在身后的一面镜子 

        藏原羚属于牛科原羚属动物,又叫西藏黄羊、西藏原羚、原羚、小羚羊。它还有个非常形象的名字:白屁股,当地人还形象称之为“镜面羊”,这是因为它奔跑跳跃时,雪白的屁股在阳光下像悬挂在身后的一面心形镜子。这种娇小优雅的动物,体形比普氏原羚(普氏原羚主要生长在青海省数量更少)矮小,小巧玲珑的体态,体格紧凑,四肢纤细修长,成年体长84-105厘米,肩高55-65厘米,尾巴长8-9厘米,体重11-16千克。

       它的吻部短宽,前额高出,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一对顺风耳又狭又尖小;牙齿比较小,上齿的后角发达而形成突出的齿棱;雌羊是不长角的,只有雄羊有角,雄羊的角细长,角间分开较小,并向上向后弯曲,然而再向上伸展。

       藏原羚通体被毛,厚厚的一层,十分浓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别是臀部和后腿二侧的被毛硬直而富弹性,四肢下部被毛短,紧贴着皮肤。 

      它的体毛多变。头额与四肢下部的毛色比较浅,呈灰白色;但其脸、吻部、颈和体背、体侧和腿外侧的体毛却呈土褐色到暗棕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远看很接近沙土黄色;胸、腹部,腿内侧呈乳白色;尾下及尾侧是白色的,尾背与尾尖呈黑色。 

 02“爱心白屁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可可西里的棕色藏原羚,屁股上白色的“爱心白屁股”格外引入注目,它是由藏原羚屁股上的毛自然形成,不分雄雌每只藏原羚都有,形状十分整齐。 

       有趣的是,其大而呈心形的白色臀斑,和黑色的小尾巴,还组成一个M的形状。奔跑时,竖直的毛会展开,边缘还有一圈红褐色的条纹。 

       存在就是合理的,这“白屁股”到底有何用处呢?有动物学家分析说,这不应该是伪装,因为它洁白刺眼;也不是为了求偶,因为雌雄皆有。 

       部分专家的观点是,兽类臀斑肯定有着独特的功能,否则它就不可能进化成这样。这么藏原羚的白屁股,很有可能是用来与同伴传递一种信息。至于传递什么,至今还没有学者得出结论。 

       还有人认为,白色臀斑,再结合尾巴的各种姿势,大体意思就是向强者表示臣服,避免种内的无谓争斗。

      一种主流的说法是,当藏原羚逃避天敌时,跳跃的白屁股会晃花狼等捕食者的眼睛。这种观点的理由是:首先,高原地区紫外线非常强烈,当阳光照射在藏原羚臀部的白色心形时,会形成刺眼的反射光;其次,它在奔跑和跳跃时,臀部的白色心形图案就像是一面持续晃动的镜子,不断地将刺眼的阳光反射到狼的眼中;最后,当一阵强光扑来,再凶悍的捕食者也会在一瞬间失去了眼力,藏原羚借机逃脱。

 03我是藏原羚,不是藏羚羊!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偶蹄类之一,藏原羚和藏羚羊因为分布区重叠、名字相近,又是同样的身形,同样棕黄色的皮毛,加上藏原羚的名气没有藏羚羊大,因此藏原羚常常被误会成藏羚羊。

       其实,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总结出来有6点:

       其一,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在于藏原羚那醒目的白屁股,藏原羚的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心形的毛,而藏羚羊则没有。

       其二,藏原羚看起来要比藏羚羊要小。藏原羚身材相比显得更娇小,藏羚羊则更健壮,体型要比藏原羚大出许多。

       其三,冬季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红偏暖;藏原羚的额头看起来白白的,而雄性藏羚羊在冬季发情期则换上一幅黑色的面孔…… 

      其四,藏原羚总喜欢竖着它那对大大的招风耳,而藏羚羊的耳朵相比就没有那么显眼。 

      其五,雄性藏原羚的角细细短短向后弯成一个弧,看起来像一把镰刀,而雄性藏羚羊的角又长又直,只是到了顶端才弯曲。

      其六,从性格上看,藏原羚给人的感觉更活泼、更轻盈,像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相比之下藏羚羊特别是母藏羚羊则略显迟钝,像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04雌羊一般单独生活,雄羊却成群结队活动

       藏原羚以低密度的、成小群的方式分布在整个青藏高原。一年大部分时间里,雌性和雄性藏原羚基本上都是分开生活的。 

       在不同季节,藏原羚会结成不同大小的群体。雄性藏原羚一般结成2-8头的小群体活动,20头以上的大群一般很少见。 

       这是因为可可西里的食物十分匮乏,大型集群会增加集群内部个体之间的食物竞争,而独羊又会面临较大的捕杀风险,而2-8只的集群大小既可以兼顾捕杀风险,又能避开个体竞争,使二者达到平衡。 

       奇怪的是,雌性藏原羚却不喜欢与雌性搭伙过日子,它们一般是分散开来,更像单亲妈妈,带着幼崽单独生活。尤其是到了繁殖季节,除了与雄羊“谈恋爱交配”外,雌性藏原羚怀孕后一只独自生活。

       有专家介绍说,雌藏原羚怀孕后,雄性藏原羚远离雌性和母仔群,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雌性和幼体充足的食物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雄性个体在交配中消耗了过多的体力,防御敌害的能力滅弱,因此形成相对集中的集群,可以共同防御夭敌。但是,它就心那么大,就不怕雌性藏原羚被狼吃了?

 05发现天敌就逃之夭夭,奔跑时还不时向上跳跃

       藏原羚最大的天敌主要是狼。由于藏原羚体型较小,往往会成为狼的首选猎物;当然,豺、雪豹、猞猁与马熊也会攻击它们;当然,草原雕、金雕、高山兀鹫和秃鹫也掠食其幼羔。 

       别看藏原羚长的那么可爱,它们的敏捷令人惊奇。尽管它的嗅觉不很灵敏,但听觉和视觉极好,敌人还在3公里外它就能察觉。 

       一旦发现天敌,它们一会儿就逃之夭夭。据说几秒钟之内达到约80公里/小时,并且能一连跑上2-3个小时。

       跑起来两耳向后倒下,短尾翘起,桃心状的白屁股看起来一颠一颠的,点缀在中间的那根小黑尾巴还左右摆动,姿势也是相当有趣,让人忍不住想笑。 

       搞笑的是,奔跑时还不定时向上跳跃。要知道,藏原羚每向上跳跃一次,就会消耗掉大量体力,并且奔跑的速度会消减许多。

       等到一定距离后,它会停下回头凝望,看看天敌是否还在追。如果天敌还追在后面,它们会继续奔逃,直到远离危险。 

       不过,它的胆子也蛮大的,经常在甩开敌人一段距离后,边很淡定地吃草,边回头张望,给人一副从容不迫的感觉。

 06不吃苔草,不仅早晚进食,还吃中餐 

       藏原羚的觅食存在3个高峰,清晨、傍晚为其主要摄食时间,其间常到湖边、河边饮水,除晨昏外,在11点-13点之间,还存在一个觅食高峰期,看来它还要吃中餐。 

       夏秋季节食物较充裕,藏原羚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较低陷、僻静的地方休息;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时节,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由于需要获取足够的食物,并往往移至向阳、避风的山谷或丘陵地栖息。 

       藏原羚是反刍动物,以各种草类为食,它们最喜欢取食双子叶、经绒蒿等豆科、莎草科、禾本科植物。但小个子的藏原羚耐粗食的性能远不如藏羚羊,消受不了低质量的植物,比如羌塘北部与可可西里的苔草。 

       不同物候期,藏原羚的食性变化明显,豆科、蔷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草青期。 

 07出生3天幼崽就能跟着母羊奔跑

       藏原羚每年繁殖一次,到了11月底,也是藏原羚的恋爱季节。这时,雌性藏原羚从高处下来,与雄性藏原羚开始混群,雌雄藏原羚这时聚集到一起开始群居生活。

       雄性为了在雌性面前显示自己的优异,总是不厌其烦在群体内展开追逐战,通过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来获取心上人的一缕芳心。雄藏原羚一旦求爱成功,会迅速和雌性进行交配。 

       雌藏原羚的平均妊娠期为165-180天,大多数在6 月-8月产仔,每胎产一般1仔,偶尔也出现2仔现象。

       刚出生的幼崽就跟随母亲活动,出生3天就能跟着母羊四处奔跑,雄藏原羚在出生后12月角长到大约10 厘米,一般藏原羚出生后第3年性成熟。 

 结语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前在青藏高原几乎随处可见,但由于垦荒采矿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滥捕滥猎现象的日趋严重,它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目前藏原羚的数量在2-5万只。近年来,大雪灾,流浪狗,以及家畜传染的疾病,不经意间将这种不起眼的、娇小而优雅的动物推向灭绝。 

 *******************************************************

 

      眼前出现了一些湖泊,有了水,又降底了海拔,绿色自然多了起来! 

 不过绿色只限于山底区域,山体还是很荒良! 

 这里属于“日土县” 

        路上遇到一辆抛锚的安徽的马自达,车里没有人,左后轮胎被卸下来了,估计是坐别人的车去修轮胎去了,难道没有备胎吗?

哇!这个车,在前面休息时,我见过,是一个小伙子开的!老婆突然大声叫了起来!我还和他见说过话呢!他单身一人,从江苏一直到了这里!听到这里,我也不得不佩服这个牛人了!但独车独人,出这么远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妥!象他现在这种情况有个帮手总要好得多吧!但怎么说呢,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这就是人性的差异。

        所以驾车出外,就怕这种事,还好,我们的小七,一直来表现良好,没有给我们出难题,掉链子!也应该给她一个“勇士证书”!

 

        前面往左就是日土县城了,右边是“班公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牌匾。 

       从这里开始就属于 从这里开始就属于“班公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了。 

 打个卡

       日土县要拐离公路,因今晚要赶到扎达县城,所以没有进去,直接奔“班公湖” 

       中午12点,来到了“班公湖”漂亮得令人窒息。 

 这里虽然还未到“班公湖”的正式打卡点,但老婆已经迫不及待了。 

 ****************************************************

 班公湖简介 

 班公湖,藏语名哥木克哥那喇令错,或错木昂拉仁波,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座湖泊,位于西藏和克什米尔边境,中国和印度对该湖归属有争议,现中国控制该湖东部约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约三分之一。   

 

       班公错属构造性湖泊,东西狭长,约延伸155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湖泊。但湖面很窄,南北最宽处约15公里,最窄处仅50米。总面积604平方公里。

       湖面平均海拔4241米,属内流湖,流域面积28714平方公里。由三个狭长形小湖组成,其间有沟通水道。湖最深处约57米。 

       班公湖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中国控制该湖东部约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约三分之一。 

 

 该湖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由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即,东部为淡水,中部为半咸水,西部为咸水。

 班公湖周边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班公湖湖水十分清澈,能见度通常为3至5米,湖水由于光照、深浅、亮度等因素,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

 动物 

 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约有各种鸟类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当春天来临时孟加拉湾的温暖气流吹入阿里地区,头年冬季从高原飞往南亚避寒的鸟群又飞回来在这里产卵,繁殖后代。每年5—9月,是观鸟的最好季节。班公湖观鸟是阿里地区乃至全西藏著名的旅游项目。湖中盛产裂腹鱼。 

 湖区概况

 中国班公湖流域区北为东喀喇昆仑山(也称阿里喀喇昆仑山),南为冈底斯山的西部,在这两山系的高山区为班公湖流域区冰川发育分布区,冰川上限分布的最低海拔为5800米。本湖区的喀喇昆仑山为该山系的东段,主峰他拉冬加就峰,海拔6790米。主要山地还有札嘎尔(海拔6613米)、熊彩岗日(海拔6675米)以及羌臣摩山(云峰尖,海拔6634米)等,山体高大,海拔≥5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宽广。

       湖区南部的冈底斯山为该山系西部北坡(最高山峰海拔6492米),以及其北支脉班公山(主峰海拔6292米),山体明显低于喀喇昆仑山300~400米,冰川发育规模小。

 ***************************************************** 

 未完待续     


2022-04-06 11:47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本楼已被删除
查看回帖内容查看操作记录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绕着湖边继续前行,去到前面的打卡点。路边警察是假的   

                    

       

                          

                                          

    新G219的3495里程碑,很明显是由老G219刚刚新换的。





            


                         围湖绕了一大圈,还过了三个小小的隧道,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打卡点。(不知为什么第三个隧道下面的牌了与隧道上的字不相同?)

         

                         不知这最窄5米的地方,是不是在中国?

         

                         在打卡点足足转悠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因时间关系没能去鸟岛。

         

                         远处的雪山叫“班公湖雪山”雪山那边就是印度。

    未完待续     


    2022-04-20 10:31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这个“热钦山口”就是边境冲突的重要地点。2020年9月左右,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班公湖和热钦山口等地发生了边界冲突,有兴趣的车友,可以自行白度了解详情。

         

                         “班公湖渡假村”要去看鸟岛的可以住这里。

         

                         这个建筑不知是为何修成这样?是了望塔玛?

         

    附近有个加油站,我们有油没有进去!

                         进入日土县,路旁边有一个很漂亮的牌坊。

         

                         原来这里是“日土县民族传统体育赛马场”

         

                         日松乡

         

                         离阿里首府——狮泉河还有92公里。

         

                         在日松乡的这个平房里设有一个检查站。

         

                       没有收我们在泉水湖领的路条,而是就在条子的右下角写了一个时间,再盖了一个章。13:50 --15:10到狮泉河,80分钟走90公里,69公里/小时,算不上是限速了。

    未完待续

       

    2022-04-20 10:42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公路边又发现了野生动物,这应该是野驴。

         

                         满是石头的山坡上,居然发现了一大簇美丽的花,顿时眼中为时一亮。

         


                         下午3点左右,来到了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板”。

         

                         小七也静静的待在宽阔的坡顶上休息。这一路来风尘仆仆,任劳任怨,而从不掉链子,亲爱的小七,辛苦了!

         

                         下了大板,就算离开了日土县。

         

                         又见到了这种怪异的山体!

         

                         下到山底,又经过一个检查站——拉梅拉公安检查站。

         

                         这个牌坊也很漂亮,有一幅对联,是驶出阿里的标志。上面是“藏西秘境”四个大字,左边是“固边稳疆同圆阿里梦”,右边是“强区富民共筑小康路”

         

                         下午5点,来到了海拔4785米的“狮泉河达板”。海拔降了一点。

         

                         很少见到这种孤独行走的羊!

         

                         现在是在噶尔县境内。

         

                         下午6点多点,我们来到了,G219和去扎达县的G565的分岔路口,离开了G219向右拐入了G565,G565是刚刚修的新柏油路,走起来很爽!这条路原来是县道X701,肯定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投资大修公路,现在成了G565.没有走多远,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大牌坊。这个牌坊特别漂亮!“欢迎您再来扎达”什么再来,我们还没有去呢!从这里算起到扎达县城是116公里,而扎达到“古格王朝景区”只有16公里。今晚在县城住,明天去景区,现在是下午6点钟,因为是山路,到扎达怎么也得8.9点了。好在天气好,另外由于时差,9点还未黑呢!

         

                         到扎达还有116公里(大部分为山路)。

         

                          海拔降低了,绿色多了起来,公路两边又发现了野生动物,它们是一群野驴。

     ***************************************************** 

     西藏野驴 

     藏野驴 

     藏野驴(拉丁文名:Equuskiang)是奇蹄目马科动物,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其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喜集群活动。藏野驴原产于青藏高原,现分布于中国西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

     1外形特征 

     

    西藏野驴

           西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草食动物,体形与蒙古野驴、骡相似,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和尾尖较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为乳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一般而言夏毛较深,冬毛较淡,幼体毛色较深,呈沙土黄色,绒毛很长,第二年夏天换毛后毛色似成体。 

            西藏野驴还有个极特殊的习性,喜欢与汽车赛跑。当汽车驶入有西藏野驴活动的地方,远处的野驴就会好奇地注视着逐渐接近它们的汽车。当汽车与它们比较近时,野驴随即朝前猛跑,并竭力与汽车保持平行。有时驾驶员也有意和野驴一比高低,将汽车开到时速60公里和野驴比赛。野驴与汽车赛跑,最后总要跑到汽车的前边,并且要从汽车前经过,才肯罢休。野驴越过汽车后,往往要继续奔跑一会儿,然后停下观望。有时野驴因这种古怪的行为而付出生命代价,一些偷猎者就是开着汽车追杀野驴的。曾经有汽车和4只野驴并驾齐驱地在海拔4000米的荒漠上跑了十几公里,野驴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虽然西藏野驴耐力极好,可以一口气跑40-50公里不休息,但用汽车长时间追逐野生动物可能会对它们造成不良后果。碰上这类“比赛”,最后都是人们主动减速,让野驴跑到汽车前边去。        

           聪明的西藏野驴在干旱缺水的时候,会在河湾处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们用蹄在沙滩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这些水坑除了它们自己饮用外,还为藏羚、藏原羚、鹅喉羚等动物提供了水源。西藏野驴,原产于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西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

                         西藏野驴分布图(西藏野驴分布图网址)

         ****************************************************

                         远处雪山的那边就是印度。

         

                         开始走山路了,公路边些许的绿色也不见了踪影。全部变成了一堆堆的土墙,土峰,土林。

         

                       好在路还不错,限速条已在狮泉河交了, 这条新修的路也没有任何限速标志,也没有一个摄像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马跑吧!

       

                         路还没有修完,修路工人还在忙碌!现在是下午9点了,可太阳还没有下山!真有点不太适应!

         

                         晚上10点左右才到达我们预定的旅社“鑫源宾馆”照片是第二天早上拍的,这种旅社居然也起名宾馆!真让人无语!

     本来9点多钟就应该到的,但就到县城边上的时候就被封路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应该是军车通过吧,(边境地区,这种事很多)半个小时后才解封 。 

      未完待续   

         

    2022-04-20 11:26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第四十三天: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  晴天多云 

     行程:札达—古格王朝—扎达-82(巴尔)兵站 

     公里数:152公里

     住宿:82兵站藏民家(索堆村)

      

        


           我们住的旅社的正门    

           这是一个四川小伙子用租用的藏民民居经营的。在西藏这个地方,无论是拉萨,日喀则,这些西藏大点的城市还是象白坝,扎达这些小地方,凡是是旅社。餐饮,还有汽修,各类商店……。几乎95%都是内地人过来经营的,主要就是四川人,四川人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开拓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同时,这也是一种民族融合的粘合剂,他们来到这里长期的生活工作,把汉文化融入了与藏民的交往中,加深了民族的友谊!当然在新疆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总的说来数量和规模都要小得多。     

           这个藏民居只是一个普通的二层小楼,房间不多,(藏民自已还要居住,没有全部出租)这个四川小伙就把后院改造了下,用于停车和分隔出新的房间。但可能是我们到得比较晚,已经没有房间了,只有在上面照片里写有广告牌后面的那间偏房(总面积只有6平方左右)还说是特地帮我们留的!,如果我们不住,人生地不熟,估计今晚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了,没有办法,只有委曲求全了。

     ************************************************** 

     札达县 

     古格王朝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 

            札达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与其支脉阿依拉日居山之间的湖盆中,札达县总面积2.75万平方千米。下辖1镇6乡(截止2021年10月31日)。常住人口8454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 

            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 

     阿里地区

     扎达的土林

     ******************************************************* 

            扎达是西藏阿里的一个边境县,与印度交界。整个县不到一万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县(还没有内地城市一个大点的小区人口多)。

     我们住的旅社对面就是“托林寺”(没有开放)而县政府所在地,就叫做托林镇。

     在旅社门口拍一张车牌照。    


            本想早点去“古格王朝景区”但人算不如天算,一早天亮的时候,    老婆身体有点不适,头昏,无力,想吐,可能是有点高反!没有办法,只就好去找医生看看,其实扎达海拔只有4000米左右,5千多的达板过了都没有事,怎么会高反呢?应该这样理解,经过是一回事,而住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经过时间短,5千多没事,但住下来,身体只要壮况不太好,因为时间长,就有可能高反!记得第一次进藏,回程到那曲时,老婆也发生过!但第二次进藏,去朱峰到绒布寺也住过一晚,海拔也是4千多,那次没事,可能是当时身体壮况比现在要好吧!这次可是在4-5千的地方走了好几天了,有一个累计的过程!     

           旅社老板,四川小伙还算热情,亲自开电动三轮车,把我们送到一个也是内地人在这里开的诊所,打了一瓶葡萄糖,开了点药,又休息了几个小时,情况好了不少!    

           等到中午12点左右,老婆慢慢恢复了,把房干脆退了,赶紧去景区,今天计划是参观完景区后直接去到G219路上的82(巴尔)兵站。(G565分岔路口处)那个地方有一个村叫索堆村,在那里住宿。   

           从县城到景区只有17公里左右,并且主要公路就是G 565很好走! 

           约 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景区的停车场!顺便拍了一张车牌照。

           停车场不大,最多能停二十多辆车,但实际停在这里的车还不到十辆,说明自驾到这里来参观的人不是很多,终归是这个景点比较偏僻,交通也不是太方便。但这对于景点的保护却还是一件好事,参观的人太多,对景区是不利的! 

            门票是40元/人,60岁以上半价,停好车后,要坐当地村民的电瓶车上山坡去景点(大约一公里,车票10元/人)

           这就是古格王朝的门票(正反面)。门票用藏,汉,英,三种文字书写。 

          这是售票点处的一个景区介绍(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

          内容:  

          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为1200米,占地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在部分建筑物集中在山的东面,依山叠砌,层层而上,房屋洞窟星罗棋布,计有400余座庙堂房屋和近千孔洞窟及58座碉楼,4条暗道,各类佛塔28座,大小粮仓11座和一些附属建筑。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群内有四通发达的地下暗道分别相通,路线复杂。   

           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是古格政权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遗址群。从古格王国朝建立至17世纪30年代灭亡,期间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依据考古分折,现存的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已不是早起建筑,大部分的殿堂的壁画的年代,下限可达15世纪以后,考古学家将遗址的上限定在10世纪到12世纪前后。    

            在公元10世纪到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居在西藏西部,弘扬佛法,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1630年的一场战争使之灰飞烟灭,销声匿迹。在西藏社会进入各自为政,割据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古格长达700年的历史,并为后人留下了壁画,雕塑,石刻等精堪绝伦的宗教艺术作品。“古格”是一个奇迹,多少年来他不知诱惑了多少的探险者,学者,艺术家,记者不远万里,前来考查,探迹,寻宝。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是又是古代西藏对上瘾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吐蕃王朝灭亡后,西藏进入了400多年的分裂时期,古格王国一直是势力较大的王朝,即使岁月的尘沙也难掩埋昔日的发达,繁荣辉煌。 

     

    古格王朝遗址碑 

           电瓶车满座可以坐8人左右,一般上满了就开,回来时也是这样,但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定的,总的说来,不要等多久。很快,我们就到了景区的外围空地上,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快“古格王国遗址”的大石碑,上面也停有小车,但那都是景区里面的车。   

           在售票点处我们得知参观景区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就是想参观一些重要的地方并且拍照的话(比如庙宇,内有绘画的殿堂……等)平时是关门的,须付费50元/人才能由工作人员打开!(还要满一定的人数)我们除了面面相觑外,只有选择不看了,终归我们只是过路参观一下而以,并不是专家,学者。通过其它途径也可以看见其内容的。所以我们在网上选择了一些有详细介绍的帖子,作为我们照片的补充,介绍给大家。

      ********************************************************* 

           公元10世纪,在西藏苍凉的雪山间,一个落难的王子带着随从行进在阿里崎岖的山路上,吉德***衮做为吐番最后一个赞普朗达玛的后代,他并不知道,这次逃难的结局,是不久后的一个强大王国的建立,它就是傲然于雪山之间的——古格王朝。 

           王国遗址是古格曾经的皇宫城堡,它从公元十世纪至16世纪不断扩建,即便在今天,也是西藏仅次于布达拉宫的第二大宫殿建筑群。它由400多座房屋建筑,佛塔和近千个洞窟组成。最下层洞口住着贫民,位于遗址中部的是官吏和僧侣的居住地。而高耸入云的顶端则是王室的居所。 

            整个古格王朝城堡己毁掉,唯有其中的几座佛教寺舍奇迹般的存留下来。 

     古格王朝遗址入门处玛尼石  

     远观古格王朝城堡全景 

           依土林而建的这个被称为离天最近的古堡里,曾经车马喧哗、人声鼎沸地前后世袭了16代国王,而现在目所及处却只剩下无比的悲凉。它把土林由水至山天崩地裂的演变用到了自已的身上,成为了“人生成败转头空”的人间教科书。 

     **************************************************     

           铁丝网后面是挂有白旌幡的景区大门,再上面就是修复过的“渡母殿”、

     先到外围打个卡。 

     验票后进到大门边,打个卡。

     这个遗址1961年就被国务院设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60年了,好象来的人也不是特别多,还是太远了的原因吧! 

     这两个佛塔,一白一红,特别别致。 

     古格王国遗址现存的5座庙宇和宫殿:

     度母殿——靠近山下 

     白殿——外墙为白色得名 

     红殿——与白殿遥遥相对 

     大威德金刚殿——在红殿的左边 

     坛城殿——在山顶 

     

    奇迹般留存的度母殿 

           古格王朝在高原与南亚国家之间创造了商业贸易上的传奇,古格国王雍容华贵拥有着无比巨大的财富,整个喜马拉雅山区无人可比,许多思想家,艺术家汇聚到这里,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壁画,佛像等等旷世杰作。 

     

           在佛殿的壁画上,我们能看到佛陀完整的一生,及佛教详尽的历史。 

           古格王朝的先祖,最后一代的吐番赞普朗达玛,进行过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禁佛运动,史称“朗达玛灭佛”, 仅仅5年时间,佛教便受到重创,以致此后百年都被称为“灭法时期”。而他永远也想不到的是,他的子孙在经历国破家亡再度崛起后,给世人留下的独独是比之前更加璀璨的佛教文化。

            这些美丽的壁画,也是保存下来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仰望山顶的殿堂。  

           延着年代久远的台阶拾阶而上,走一走古人走过的路,去寻一寻这个王朝的呓梦。

     转身拍下上山时来的路。 

     上到山顶还要拐一个弯。        

     

    望着这灰白的土墙,不仅心生疑惑,上百年的风吹雨淋,怎么还能存在? 

       裸露的砖石,当时的建筑痕迹。  

     

           这里应该是王宫的主要建筑了,细节部分可见类似土林的泥土砖砌墙及抹墙,转角处用圆木做拉筋的一系列建设技巧,还是令人赞叹不已。   

           随后依次参观了白殿,这里展出的是破败不堪的泥塑,有的原位置仅残留结构木柱。 


            在红殿中,还保存有鲜艳的壁画,原有的主位塑像僅残留头部,带有明显的异族特点。 

           精美的佛像壁画色泽鲜艳,生动而鲜活。使人不难想象到当时的繁荣与富庶。 

     华美的造型与细腻的笔触,让人觉得,仿佛画师才刚刚离开。

     墙壁上保存的鲜艳壁画 

     左边就是大威德金刚殿 

     大威德殿

     精美铜像 

     精美壁画  


                         这样坚固险要的城堡,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向左边望去,全是一些大小不同的洞窟,这应该是用于住人和储物的场所。 

     已看到了旌幡,山顶快到了。 

             向顶峰攀登。还好今天天气好,不然上山的路可能很难走!

     回头拍一下上山的路。

            登上古格遗址 

            一个个黑黑的洞窟口,即象一双双黑洞洞眼睛,又象一张张呼喊的嘴,它们深深地注视着后人,流露着无尽的悲伤,它们在呐喊却又无有声响,繁华殆尽后的那沉重的苍凉,全部压在了这残存的废墟之上。  

     城堡依山挖掘的有文物编号修行洞

            八五年考古组织在这里勘察的时候,对山上所有的遗迹进行了编号,窑洞在整个遗址里边有800多处。逐个进行了编号和描述。         

     近距离探一探里面的模样!体验古人的洞居感受 

     不知这里曾是谁的家,他又去向何方? 。

     遗址印象站在高处,向下瞭望,王者气势,由然而生。 

     

      最高处 

           高达300多米的古堡彰显了人类的聪明与智慧,它四通八达,有着随处可见的碉堡,具有着神秘的分工,这些防御设施如此上下呼应,紧密结合,使整个王国固若金汤。 

     依山凿洞

             大大小小的窑洞是古格王国的一大特色,窑洞就地取材,造型简单,造价低廉,既可以居住,也可以存放的物品。 

     城堡的通风口    

     山顶就在眼前。 

     山顶的“坛城殿”里面没有开放。

     古格留给我们太多的迷梦,王朝的覆灭与战争脱离不了干系,王室内部权力的相争使这个庞大的王朝土崩瓦解,但古都10万人口倾夜消失,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至今人们都无法找到古格王朝的后裔,他们就这样干干净净地把自已从这里抹去了 ,只留下了这片曾经的家园。无数人心中的疑惑: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坛城殿”下方有一个地道, 

     只往里面走了一小段就不敢往下走了,

    据说这条地道可以通往王国城堡的任何一个地方! 

     “坛城殿”的侧面。        

      

                         回望山下在山顶上逗留良久,忽然一阵凉风扑面吹来,打断了我的思绪,提醒我们该往回走了,今天还要赶路呢!便恋恋不舍的踏上了归途。

    未完待续     

    2022-04-22 17:10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眺望着这些残垣断壁,心头感概万分。 

    思绪快速飞掠到了地球的另一个位置,一座同样在18个小时之内消失的古城——那不勒斯庞贝,这个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是毁于天灾,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以惊人的速度地掩没了这个城市,但千年后人们发现它时,可以看到整个城市里的人们还保持着当日的姿态在自已的位置安睡着,而古格王朝的居民却灰飞烟灭了,一个天灾,一个人祸,不禁慨叹,有时,人祸恐怕更胜天灾!     

                         休息片刻 

        

                         继续下山 

        

                         进入这片土地,一直在不断地体会着各种的窒息,有空气稀薄的呼吸窒息,有壮阔天地的大美窒息,在这里,体会到的是厚重的历史沉沉压覆的窒息,过尽千帆皆是幻影,就如在敦煌里听到的一句话,弯下腰,捧起的都是故事,手中的一粒沙,或许就是当年王冠上的那颗光华闪耀的珍珠,正如庞贝古城遗址中一处壁画上的铭文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魅影”古格,用一抹残阳怀想你,用万缕朝阳壮行我,人生在前行,历史在继续,用你的厚重沉稳我的背囊,用你的警醒再造至美的天堂 

        

                         回到了电瓶车下车的地方。 

        

                         再见了!古格,此地此景,永生难忘!下面是二段网上的“古格王朝”的游记,写得不错,与大家共享,也弥补我们叙述的不足!

     ***********************************************************************

     游记|阿里南线 

                         札达县城一带是古格王朝的中心区域,都城遗址、托林寺、东嘎皮央石窟等都分布在县城附近,还有更多无名遗址在这片区域星罗棋布,或位于县城之中,或是在哪个名字已经被遗忘的土丘之上静静地矗立,等待人们慢慢去发现。 

        

                         买好门票,坐观光车到正门,车上播放了遗址的介绍,但都是藏文的,我们没有人能听懂。穿过破旧的大铁门,进入遗址的核心区域。     

                         走一段坡路步行至检票处,沿途有许多凿穴而成的窑洞,洞内的四壁和棚顶都被熏成黑色,应该是用火的痕迹。我挑了一间钻了进去,发现里边并不是很宽敞,屋内不超过十平方米,直立也很困难,虽然也有佛龛或者壁橱一类简单的设施,但是没有一寸多余的装饰,应该只是平民的住所。 

        

                         古格王朝大力推动佛教复兴,组织大量人员译经和到印度求法,并兴建了一批佛寺。阿底峡尊者应古格王朝迎请入藏,在阿里地区弘法,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标志性事件。 

        

                         参观的壁画中有两组印象比较深刻。一组是庆典图,绘制了建造佛殿、佛殿落成到举行庆典的全部过程。画中,人们搬运建材,建造寺庙,寺庙落成后,国王和王后以及四方的宾朋出席了庆典,庆典上,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一展古格王国鼎盛时期的风貌。整个过程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画中人物虽都只有十几厘米大小,但绘制精细,保存完好,如同刚刚画就。画中的舞蹈至今仍然存在于阿里地区人民的生活之中,在纪录片中有提到。另一组是佛传故事图,分为几个部分,讲述了释迦摩尼从出生一直到成道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占去了一整面墙壁。我们还看到了白伞盖佛母和阿底峡尊者的壁画。 

        

                         古格的塑像被破坏严重,一些殿内的塑像甚至无一幸免,只有一包一包的碎块安放在破碎的宝座之上。熹微的光线从阁楼的天窗投下,照射在主位之上,主位上被收敛起来的佛像残块静静地映射着微光,显得格外凄凉,主位前方,有近年从印度请回的小佛像,低头垂目,似是在无声地诉说他身后的浩劫。我们只能从挂在殿内的,西方探险家留下的黑白照片一窥其原貌。 

        

                         在一间保存比较完好的殿内,我们感受到了古格造像艺术的魅力。殿内,两边的菩萨、金刚虽然也都断手断脚,残缺不全,但至少主体还算完整。古格造像身材修长,面部也被刻意拉长,在风格上与拉萨的塑像迥异,这是因为古格造像更多的吸收了克什米尔地区的艺术元素。门口的马头明王像有两米多高,身材比例与真人无异。马头明王怒目圆睁,震慑着每一个踏入佛殿的人,青筋毕露的双腿前后岔开,扎实的站在阿嘎土地面之上,孔武有力的残臂挥舞着蓄势待发,像是要降服妖魔,守护这间殿堂。托林寺在后期成为格鲁派色拉寺在阿里地区的下院,马头明王是色拉寺的护法神,不知道这一尊马头明王像与此有没有关系。 

    未完待续    

        

    2022-05-04 21:21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从第四间佛殿出来,导游结束,我们便自行沿着唯一的道路继续向山顶进发。中层的房屋里,有挖穴而成的,也有泥砖修建的,一些泥砖房屋的墙壁上还残留有红色涂料的痕迹,这些房屋都被考古学家编号,粗看上去有几百间 

      

                         相传,拉达克进攻古格的时候,因为无法从密道进攻王宫,于是强迫古格居民从山脚修建石塔,想等修到王宫的高度再行攻打,但古格国王因为不忍心听到百姓的哭声,于是出城投降,被拉达克屠杀,古格王朝遂被推翻。我在城内的遗址中扫视一圈,发现一段碎石砌成的石基,不知道是否是传说中的石塔。 

        

                         继续游览,道路一转绕到山丘后边,后边房屋不多,路也宽了一些,路的尽头,就是到最上层的密道。密道陡峭狭窄,台阶十分高大,     

                         山顶有一白一红两座建筑保存完好,白色的一间是古格国王的宫殿,旁边红色的是佛殿,两座建筑现在都已经不开放了。王宫只有一层,是典型的藏式房屋,窗户很大,窗框为黑色梯形,看上去只有二十平米左右,想到古格国王和他的王妃们只能挤在这样一个小屋里,突然为历代国王们感到一丝心酸。 

        

                          回到检票处,打听藏尸洞的位置,工作人员指着远处唯一的一棵树,说就在树下边,让我自己去找。我寻着树的方向走过去,发现了一段水泥台阶,可以从台地下到山谷里边。沿着空无一人的小路走了一会,找到了藏尸洞。 藏尸洞开凿在台地的土崖上,离路面两米多高,洞前有为游人准备的台阶。洞口有半平米见方,老远就能闻到里边飘出来的腐败气味,虽然同行的人还没有跟上,但强烈的猎奇心理催使我壮着胆子踏了上去。封闭藏尸洞的铁栅栏被推到了洞里,洞口都是垃圾,默念“我是学医的”把头探了进去,发现里边的味道更加上头。忍着气味向洞里张望,依稀辨出了腿骨、发辫和衣服碎片,但看不到完整的尸体,我退了出来,等其他人跟上。 

        大家看过藏尸洞,便沿山谷下边的小路一直往前走,发现我们直接回到了停车场,那我们一开始为什么要坐观光车呢?

                         ********************************************************************************** 

     西藏古格王朝为何突然消失?藏尸洞里有何秘密?考古发掘揭开真相。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中提到西藏阿里地区曾存在过一个神秘王朝——古格王朝。这个王朝并非作者杜撰,在真实历史里它确实存在,而且一直存续到明末清初。但令人费解的是,四百多年前它突然在一夜之间灭亡,而整个王朝近10万人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什么在历史上突然消失?传说中双眼犹如活人般的古格银眼像又是怎么回事?  

       

                         古格王朝遗址全貌 

           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考古队对此地展开了一系列重要发掘,才真正揭开了古格这个谜之王朝的部分真相。 

     第一、一个20世纪之前都无人知晓的未知之地  

           古格王朝遗迹发现得非常晚,在整个20世纪之前,没有人知道在藏北雪域高原上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王朝的遗迹。 直到1912年英国人麦克霍斯从印度象泉河沿河而上考察,在阿里地区第一次看到了它。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杜齐教授根据藏族同胞的指点,才又一次在群山深处找到了它。     

                         古格遗址  

           1981年,西藏文管会和新疆文管会首次组成联合考察队对古格遗址进行初步调查并发布简报(百科上信息有误),引起了国家考古部门的注意。4年后的1985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组织了一支考古队深入遗址所在地全面考察,之后又对此处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考古发掘,才真正揭开笼罩在古格王朝身上的神秘面纱。  

     第二、古格王朝消失之谜——国王的婚礼 

            唐朝末期,吐蕃王朝因内乱分崩离析,一部分吐蕃宗室子弟逃亡到西藏阿里地区,并在此处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从公元9世纪建立到灭亡,存世约700余年共历16王。     

                         古格遗址 

          17世纪初期,古格王朝最后一任国王扎西查巴德登上王位,当时古格王朝依然十分强盛,完全看不到有任何灭亡的迹象。  

          新即位的扎西查巴德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称得上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  

          扎西查巴德的王妃不幸染上重病,他悲痛欲绝,便召人来治疗。以当时藏地的医疗技术,治疗结果自然显而易见,王妃倒是没被巫医们治死,但是被治疯了。 一国之妃疯疯癫癫当然不行,大臣们就给国王出主意——再娶一个。国王倒也同意,大臣们很热心地给他介绍了另一个高原王朝拉达克国王的妹妹,当时藏地贵族之间联姻也是常事,这事就这么愉快地定下了。   

      

                         古格遗址壁画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国家迎亲队则出发去接拉达克公主回来成亲。迎亲队顺利接到公主,拉达克也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可迎亲队刚刚走到归程半途,就收到扎西查巴德的命令——立刻将拉达克公主送回去,他不要了。这个命令相当有个性,算是毫无保留地打了拉达克王和他妹妹的脸,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扎西查巴德为何要作出这番举动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么做的后果倒是一目了然,公主送回去了,拉达克的军队来了。     

       

                         古格艺术品——擦擦

          以此事为标志,古格和拉达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古格在这场“悔婚”战争中受到重创,国力急转直下。    

           在战争的同时,古格王朝内部也不清净,起因是扎西查巴德准备在藏传佛教的核心地盘里改信上帝......

     第三、古格王朝消失之谜——匪夷所思的“宗教替代计划”    

            到扎西查巴德掌权的时期,古格王朝早已被藏传佛教格鲁派一统天下,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形成了深厚的宗教信仰基础。 

           

                         古格壁画

          和历史上大多数宗教国家类似,古格王朝同样存在神权和王权的冲突。扎西查巴德一直想解决神权过大的问题,做一个不受宗教制约的世俗君王,但苦于没有办法,这时候一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让他大喜过望。

          1624年,一个叫做安东尼奥.安多德的西方传教士越过青藏高原,从印度到达古格王都札布让。扎西查巴德对安多德的到来兴奋不已,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解决宗教问题的绝佳机会——能对抗宗教的,只有另一种宗教。

         在深思熟虑后,扎西查巴德准备在古格实施一套史无前例的方案:宗教替代计划,用天主教来代替古格原本的藏传佛教,从而削弱甚至消除神权在古格的影响力。    

     

                         天主教

          扎西查巴德的脑洞的确很大,这么匪夷所思的办法也亏他能想得出来,但遗憾的是,他的“宗教替代计划”遭到惨败,即使到古格王朝灭亡时,改信上帝的古格人也只有不到100人,而这些人几乎全是扎西查巴德的亲信。

         扎西查巴德失败的原因很简单,藏地的佛教徒们除了有延续数百年的虔诚信仰,手上还有能砍人的军队。

         国王匪夷所思的计划,首先遭到以国王弟弟为首保守派的反对,僧侣贵族们利益受到侵害,迅速团结在王弟周围,以对抗扎西查巴德的宗教替代命令。 

        

                         山顶上的王宫建筑

          扎西查巴德对此违抗王命的行为自然深恶痛绝,坚决镇压。1627年,他指挥忠于自己的军队冲进王弟的住处,将其中的财物搜刮一空,并取消王弟的贵族权利。接着他又派兵包围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强行命令僧侣们脱下僧袍还俗娶妻,对于较高地位的僧人则予以逮捕并囚禁。

         扎西查巴德的这一系列举动,最终结果就是古格贵族和僧侣阶层的彻底背叛,“宗教替代计划”开始3年后,扎西查巴德患了一场重病,趁此机会,王弟联合贵族和僧侣们迅速联系古格王朝宿敌拉达克王朝,引兵直驱古格腹地,将王都札布让(今古格遗址)重重围困。

     第四、古格王朝消失之谜——要塞的陷落

         札布让是一座建在高山顶上的巨型坚固石堡,古格人将山体掏空,中间以石洞相连,而上山的主要道路只有一条,堪称天险,易守难攻。

         

                         古格人在山体内挖掘的隧道

         1985年的考古发掘,共计找到窑洞879个,碉堡58座,暗道4条,武器库1座,粮仓11座,就这样一处地方,以当时的战争水平根本就攻不下来。但令考古学家疑惑的是,如此坚固的要塞为何能被拉达克的军队所攻克? 

        根据文献记载,札布让在被围困多日后,王弟与僧侣贵族进入王宫劝降,扎西查巴德在考虑一番后同意投降,王弟又要求哥哥到山下敌军军营举行受降仪式,扎西查巴德也同意了,然后他和儿子一同走入敌营,结局很明显,这一进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札布让就此被攻陷。

         这番记录可靠性很高,因为如果不是打开城门投降,以当时藏地军队打仗的手艺,恐怕再打十年也攻不下这个天险。资料显示,整个王都被围困的时间也不长,大概也就几个月时间,城中粮食并未耗尽,扎西查巴德为何要投降而且同意进入敌营,实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个谜团在作者君当初看到相关考古报告时就萦绕在脑海中,直到前几年偶然去了一次古格遗址,才算明白了当初扎西查巴德投降的可能原因。

         

                         山上缺乏水源,取水必须到山脚象雄河  

          札布让的地理位置和防御设施堪称完美,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水源。整个城中用水基本上只能从山脚下的象雄河取用,一旦被敌军切断供水渠道,最终结果只能是不战而降,这也是札布让这类石制大型堡垒的通病,扎西查巴德莫名其妙的投降之举,很可能正是被敌军断了水源。

          经此一役,存世700余年的古格王朝就此灭亡,从此消失在青藏高原的莽莽群山之中,而其鼎盛时期的10万国人也不知所踪。

         目前考古学界对此问题暂时还没形成确切解释,有人推测这批人小部分被处死,大部分逃出后散入藏地各族之中,也有说法是古格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它的最终消亡。

     第五、遗址藏尸洞和活人般古格银眼的秘密

         考古学家对古格遗址发掘时,在王都北面约600多米处发现一个奇特的洞穴。这个洞穴在一处断崖上,崖壁陡峭,洞口宽仅0.8米,高只有1.2米,人必须要半蹲着才能进去。

         

                         当初考古人员刚一进洞,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洞内腐臭冲天,层层叠叠地堆放着30余具干尸,所有尸骸都包裹着藏式毛织布长袍,全身被捆成一团,呈屈肢状放入洞中。

         考古人员对这些尸体检测后,结果显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甚至还有年轻姑娘和孩子,之前认为是战败被处决士兵的看法就此推翻,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是扎西查克巴本人或者某个大贵族的家眷。 

        但令考古学家不解的是,这些尸骸全都没有头颅,洞内也找不到头骨,但却发现了不少发辫和绑扎着的发束,这说明尸骸原本是有头的,只是后来这些头颅却不翼而飞。

         这究竟是当时藏地的某种神秘习俗或者奇特宗教象征,目前尚没有定论,各位有什么看法,倒是可以讲一讲,或许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以上情况是当初考古发掘刚发现时的情景还原,现在藏尸洞已被开发为旅游景区,游人如织,但洞中那股味道依旧经久不散,而且特别具有记忆性,各位好奇想要去看看的,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

      

                         景区指示牌 

        最后再谈谈“古格银眼”这种神奇物事,此物在《鬼吹灯》一书中可谓大名鼎鼎,诡秘异常。

         古格王朝在历史上盛产黄金,他们有一种特制的经书,用金汁银液书写,这种经书写在一种特殊的呈青蓝色的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由此可见古格王朝金银产量之巨。

         而传说中古格王朝有一种秘制佛像,称为“古格银眼”,全身用金、银、铜铸就,其双眼尤其特殊,望之犹如活人,民间流传佛像甚至可与人对视。    只是这等奇物一直是传闻,从未有人见过实物,加上流传的信息过于离奇,考古学家一直以为就是个民间传说而已。

      

                         金汁银液绘写的经书

          1997年,考古学家对皮央遗址大殿发掘时,出土了一件造型极为精美的铜像,经学者们辨认,终于确认这就是传说中的至宝——“古格银眼”。此处作者君再多描述也是枉然,直接上图,让大家感受一下它“活人般的眼睛”。

         在考古史上经常有“传说”变成实事的情况发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传说中的“张献忠江口沉银”被发现,而“古格银眼”实物的出土,也表明历史上的某些传说,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古格银眼,眼睛极为灵性,可见古格人高超的艺术成就 

        古格王朝身上隐藏的秘密着实不少,虽然考古发掘揭开了部分真相,但某些问题依然还未找到答案,譬如藏尸洞、譬如10万古格人最终去了哪里。这些秘密的真相已随古格王朝的覆灭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或者只有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才能真正彻底解开古格之谜。

     ***********************************************************************************************   

                          其实皮央遗址就在我们来扎达的路上(X701往左拐一点)离扎达县50 公里左右,但因为没有“古格王朝”的名气大,做路书时就忽略掉了,再专门去,又有点不划算了,有点 遗憾。

     **************************************************************************************** 

     东嘎皮央遗址     

                          东嘎是扎达县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窟洞,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这是在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 

          

             东嘎皮央遗址 

           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东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东嘎村和相邻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这是西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处佛教石窟遗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个洞窟中的东嘎壁画保存得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在众多的西藏历史、宗教、文化档案中没有记载,是一个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极高。

     **********************************************************************************************     

                         这是石林还是土林?有点分辩不清了! 

        

                         这才是真正的土林,奇怪的是,土林接近顶层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分层带,千万年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吗?那条分层带是海洋的水平线吗?不得而知。 

        

                         既便是这样贫瘠的地方,仍旧能发现些许绿色。 

        

                         我们走在盘山公路上,海拔又在逐步升高。 

        

                         远望,近望,都是一片荒芜,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一座庙宇和一组佛塔群,灯杆有说明,但是是藏语,不认识。 

        

                         公路一直在这灰褐色的土林中穿行,虽然满目荒芜,但偶尔也会在路边发现一些绿色,这是筑路工人为保护公路种植的吗? 

        

                         为了保护公路,对边坡都进行了固化的处理。 

        

                         继续上坡。 

        

                         这样漂亮神奇的土林景观,岂能放过,赶快停车打卡! 

        

                         这是在修建可供参观的景点吗? 

        

                         盘山而上。 

        

                         站在高处再打个卡。 

        

                         离目的地还有102公里(G565的0公里从G219的分岔口算起)现在是下午5点多点,开黑之前赶到应该没有问题。 

        

           看惯了青山绿水的南方人,为什么喜欢拍这些毫无生气的土林?说实话,我一下也说不上来,是好奇还是内心的原始冲动?或者两者皆有?驰骋在这原始的荒原上,总有一种来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

           就说是象人类来到了火星也不为过!正因为他的原始,始终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地貌的千奇百怪,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细细品味,能激发出你无穷的联想!整个人类的历史,不就是从原始进化到现代文明的吗!想到这里,些时此刻,你还能认为他是毫无生气的吗?   

      

                       真有点象是大草原上“蒙古包”特别是包上的圆顶,简直是神来之笔。 

      

                         庞大的土林山体,在远方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气势磅礴。

         

                         看!好多的***堆!这里应该是一个景点了。  

       

                         果然这里就是土林观景台。是属于“西藏扎达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牌匾上用藏,汉,英三种文字书写道:  

           远观土林。层峦叠观,陡缓相间,跌岩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亘横绵延数十公里,与四周的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展现扎达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构成土林的地层已有200万年至2000万年的历史。   

      

             旁边还有一张贴在石头上的“西藏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路线示意图。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地质公园范围很广,我们参观的“古格王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称为“古格景区”,没有去的“皮央遗址”称为“扎达沟景区”县城周边为“托林景区”,有“地质博物馆”,“古铁索桥”和“地质公园广场”都没有去看,现在我们停留的地方叫做“茅刺沟景区”,既将在这里修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地质公园景区”下次能再来,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旁边的广告牌上写道: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地区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在本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2007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设了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主碑及广场,交通引导牌,景点说明牌,地质公园展览馆配套设施;2008年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扎达国家地质博物馆;2011年至2012年投资435万元对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设施进行综合建设,包括:地质公园解说牌38个,景观大门两座等;2013年至2014年投资101.95万元对扎达土林国家地质托林景区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硬件设施建设《包括玛旺塘景观台5个景观点的建设》;投资97.805万元对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进行装修完善。景区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原则,在国家土林地质公园景区严禁建设与土林景观,外貌相冲突的建筑。特别注重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确需建设的,必须经过专项论证后方可审批建设,对不协调的标识标牌进行拆除,有效的保护了土林的原貌,减少了对土林景观的破坏。     

             

               

                         还有一快贴在石头上的简介(PS:任意涂抹者不得好死!)西藏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8月5日批准设立,位于扎达县中部,海拔3750至4200远看如林的地貌特征而得名,土林总面积2464平方米,公园面积达457.12平方米,有古格,扎达沟,托林,茅刺沟,玛朗5个主要景区。

         约2.8亿年前的青藏高原为海洋,后印度板快向北漂移,同欧亚板快相撞,受挤压发生断裂,高原隆生成陆地,海水退出,喜马拉雅山区凸起,象泉河沿断裂带向西深切,其中部流域形成的河流下游,在雨水等对固结的沉积层节理裂隙剥蚀作用下,今日之壮,奇,美的土林景观。些外,托林寺,古塔群,古铁索桥,地质博物馆,古格王国遗址,达巴法王城堡遗址,齐旺蜂窝城遗址,东嘎三殿洞,香孜古堡古寺遗址,向巴甘丹仑布寺,**等古城古迹遍布峰林沟谷中,成为旅客和学者向往的热土。  

       

                         老婆:还有什么 POSE尽管摆出来,背景不收费的哟!     

                         海拔正好是4500米 

        

                         我也来几张!在此地足足逗留了近半个小时,才带着依恋的心情,继续前行! 

        

                         又行驶了约一个多小时,土林不见了,来到了一个河谷,绿色也变得多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慢慢又开始爬坡了,既将翻越的是龙嘎拉达板。 

        

                         龙嘎拉大板,海拔5166米。 

        

                         达板顶端,也正好是G565国道14公里的地方(回头拍的)由于我们一路走走停停,现在居然到了下午8点半了。好在天还未黑,下完山就到目的地了。 

        

                         下山的路——典型的回形针(朝向东南方) 

        

                         将近9 点的时候,终于来到了G565与G219的交岔点,索堆村(82兵站)的房屋已经能够看到了。 

        

                         伴随着天边的晚霞,我们今天的行程也正式结束了!     

                       前面就是今天的目的地“巴尔兵站”   

    8月21日完

    2022-05-04 23:44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29.巴尔兵站,冈仁波齐,玛旁雍错,帕羊 

     第四十四天: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  阴天有雨 

     行程: 82兵站(噶尔县索堆村)——冈仁波齐,玛旁雍措(普兰县)——帕羊镇(仲巴县)

     公里数:370公里 

     住宿:帕羊镇    

        



                       今天的天气是阴天有雨,4-8度,是这一向来比较凉爽的一天,今天的计划是到达仲巴县的帕羊镇,全程370公里。经过噶尔县的门土乡,普兰县的霍尔乡,在霍尔乡之前要经过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措”。但如果天气不能转好一点的话,转山的期望可能就要落空了!因为天气不好的话,山上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这就是我们昨天到达的“巴尔兵站”,也就是“索堆村”所在地,“巴尔兵站”是正在G219与去扎达的G565交岔路口,而“索堆村”则要稍往南一点,也可能是为了发展扎达的旅游,现在国家投资在原“巴尔兵站”的地方修建了新的“索堆村”。看!这一排排的漂亮的二层小楼,都是国家免费给藏民修的!而且基建工作正方兴未艾。 

        

                       上面照片就是已经修好了的二层小楼房,只要是完工了的都已经分给了藏民,但由于电力都没有到位(正在修建 )晚上暂时还没有电,开始我们认为这个地方,怎么也应该有几家可以住宿的地方,象内地人过来开办的旅社之类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转了一圈后,才发现一家也没有!没有办法,我们只有试探性的求助这些住进新居的藏民,本来说,住藏民家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这里并没有旅游点那种专供旅客住宿的农家乐之类的,这些藏民自已也才搬进来,没有准备也不知道靠提供住宿和餐饮来赚钱,所以虽然有大把地方,但却没有被子之类的,好容易找到一家开有小卖部的藏民大娘,因为他儿子读中学已开学寄宿,(不知为何藏区中学开学要早些)空了一间有被子的房子,答应了我们住宿的要求,因为他是开小卖部的,有面和蛋,我们就要他给我们各下了一碗面当晚餐。说好10元一碗,结帐的时候,不知怎么他老算不清楚,硬要收我们30元,真不知他怎么能开小卖部的?这还不算,说好住宿100元,我们也给了,但闹心的是,当我们吃完东西,洗洗后,刚准备上楼到住宿的房间,居然又来了几个中年男子,(是外地往这里运建筑材料的,车就停在房间外面)也要去我们的那个房间,说是预定好了的!真是有点莫名其妙,求证藏大娘,他竟然说忘记了,要求我们转到另一个小房间,并答应跟我们少点钱,看到这个情况,虽然窝了一肚子的火,但想到那几个工人也很辛苦,并且先来,也只能免强答应了!但我们过去一看,只有一张单人床(1米宽)叫我们两人怎么睡呀?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打地铺!好笑的是,第二天,藏大娘说退钱的,居然装傻,不吭声了!还是老婆找他开口要的!(退了20),不是说这个藏民大娘怎么坏,只是说这样的神操作实在有点离谱! 

       


                         后记:这张照片是网上下的2021年左右“巴尔兵站”的现状,可以看到变化很大,旅社饭店一应具全。 

        

                         很快,我们就经过了门土乡(噶尔县) 

        

                         出发时已是10点半了(9点左右才天亮),一路上都是云雾缭绕。雨也一直没下下来。 

        

                         马上就要到“冈仁波齐”了,天气情况一点也没有好转! 

        


                         看看现在家乡桂林的天气!不仅是大晴天,而且气温高达36度,相差也太大了! 

        


                          过了“冈仁波齐”就是拉昂措和圣湖“玛旁雍措”往右走也可以去“扎达县” 

        

                         “冈仁波齐(钦)”到了!这种天气,转山只能放弃了,不知以后是否还有机会!

     这个指路牌和内地不一样,面向我们,我们过来的地方(比如门土乡)却也有指示,只不过是越来越多而以。  

       

                         尽管天气不好,但在广场上打个卡,还是必须的! 

        

                         广场的碑记上写有藏,汉两种文字介绍: 

     冈仁波齐神山简介    

            神山冈仁波齐,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部的巴嘎乡,属高山宗教朝圣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区,1983年经国家外交部同意,向印度,尼泊尔等宗教国家开放。神山之王——冈仁波齐,须弥山,佛教中称为世界的中心,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湿婆大神的殿堂,人们多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外虚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现实的山。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宝贝雪山”或“雪圣”,印度称它为“凯拉斯”。 冈仁波齐被四大教共同奉为“神山之王”。

    ’     冈仁波齐,海拔6714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尚在人间时,守护十方之神,诸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和天界乐神等都云集在神山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就成为了冈仁波齐的本位年。苯波教,印度教,耆那教也都 有各有自已的马年传说。公元11世纪,印度高僧阿底侠与随从步行朝拜神山到此,碧空(兰)如洗的天空突然出现五彩流云,涌向山峰,云间不时显露佛之真身。藏传佛教大师木拉日巴也曾在此修炼,传教和斗法,给神山又(有)增添许多神奇色彩。

     **********************************************************

     以下是一张标准的神山照片     

                         冈仁波齐神山 

           巍巍喜马拉雅,神秘莫测的雪域高原,它的历史是如此迷人,千年的时光流逝,不知留下了多少藏地密码,唯有那亘古不变的冈仁波齐,永远矗立在那里,静静凝视着青藏高原的风云变幻和沧海桑田。这就是藏地,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 

     *********************************************************** 

     为了弥补没去神山的遗憾,我们在网上找了一段骑行者转山的帖子与大家共享。

     **********************************************************   

      

                       继续前进,赶往塔尔钦村,塔尔钦村就坐落在神山脚下。 

      

                       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塔尔钦村已经发展成一个小镇,各种设施非常齐全,当然物价也是非常的贵。 

        

                         明天开始,计划花两天时间转山。

     ********************************************************

    *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通常所说的转山线路为外转,全长52km,普通人需要2-3天。一般体力极好的人起早摸黑一天可以转完一圈。但绝大多数徒步者,都要用两三天转完,磕等身长头的话约需15到20天。     

             

                         **********************************************************

     8月5日:冈仁波齐转山第一天

            昨晚上经常有转山回来的,半夜还在加床,然后想一天转完的,又提前起床了。半夜起来,看见满天星星,很多年没看见过这样的星空了。我们分两天转山,所以不用起太早。还在街上,就看到有磕长头的了。从村里出来,大约走了7公里,达到经幡广场。一路都有玛尼堆,还碰到一个匠人在刻玛尼石。     

                       藏民们在经幡广场磕头。 

      

                      

        

                       往前不远就是曲古寺,藏民们都会去寺庙里朝拜之后,再返回来继续转山。我们在路边的臧茶馆里要了一壶酥油茶,就着面包当午餐了。     

        过了经幡广场,就下坡到了拉曲藏布河边,这是一大块的湿地,土拔鼠和鸟儿都不怕人。生活在神山脚下的这些小精灵,虽然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却不用担心人类的伤害。 

                         过了曲古寺,继续顺着拉曲藏布逆流而上,一直是在神山脚下,但是却一直看不到神山。天空中时而下雨,时而艳阳高照,变化无常。据说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以消除一生的罪孽,难道是洗了又晒,晒了又洗吗?     

     


                         突然爬上一个小垭口,看到一地的经幡,还有藏民在拜,抬头一看,天啊,冈仁波齐的主峰耸立在正前方。 

          


                       再往前不远,到达但曾仲康,这是一处休息点。但是队友们并没有休息,已经往前了。 

        

                       河流从这里右拐,可以看到冈仁波齐主峰的另一面,再往前走,就又被挡住了。

         又几公里之后,到达“哲(止)日寺”,又可以看到冈仁波齐主峰的另一面了。     

                         哲日寺周围有众多的住宿点,选择两天转山的游客一般都在这里歇息。从哲日寺开始就要离开拉曲藏布,陡上坡了。这里的物价奇贵,我们住的5人间是100一个人,还什么都没有。

         今天只走了22公里,比较缓的上坡,海拔5000米,明天6公里的陡上坡之后到卓玛拉垭口,海拔是5700多。下午四点多就到了,很疲倦,倒床就睡了两个小时。

           8月6日:冈仁波齐转山第二天

         昨晚睡在海拔5000米,不到七点就醒了,吃了点八宝粥当早餐。弄好开水,8点多出发。   

      

                       出门就是陡上坡,大约两公里之后到达***台,地图上标的是***台,到处都挂经幡,具体哪里是也不知道。 

        

                       继续往前,海拔继续升高,路边都是积雪。(今天是8月6日,是盛夏哟!) 

        

                       接近卓玛拉垭口,积雪越来越厚,山上几乎都拉满了经幡。卓玛拉垭口海拔5676,是我人力达到过的最高海拔。在垭口替老万挂了经幡,稍一动,就大口喘气。 

        

                       垭口很冷,赶紧下山,下了一段,看见一个湖很漂亮。 

        

                       继续陡下坡之后,要跨过一段冰川。 

        

                       然后继续陡下坡到达不动地丁,这里是一个休息站,从这里开始顺着宗曲臧布缓下坡。我们在这里买了一壶酥油茶,把午饭吃了。从这里开始还有20公里到塔尔钦,时间是一点半。

     走了三个小时,9公里路,我左腿又开始疼了,跟不上队伍了。让他们先走,我慢慢走。

     一路都是间歇的下雨,越走越走不动,有一队藏族老人从寺庙里出来,他们也是走走停停,速度和我差不多。

     实在走不动了,我停在路边吃糖,几个藏族的小孩瞪着小眼睛盯着我,我也懒得背了,分给他们吃了。

        

     

                         差不多7点半的时候,终于走出山沟,离塔尔钦村只有4公里平路了,我也实在筋疲力尽了。这时候雨也下大了,突然看见一个皮卡车退着回来,车厢里有人在喊我,就是刚才那队藏族老人坐在车厢里,专门回来搭我的。他们说走到这里转山就算完成了。我给他们车费,他们也不收,他们是珠峰脚下的藏民,专门过来转山的。

            到达塔尔钦村已经快8点了,又冷又饿,顺路在东北水饺店吃了一碗水饺。回来旅店,今天又有新面孔。用老张的红花油搽了一下腿,但愿不会影响明天的骑行。 

           今天徒步28公里,坐了4公里的车,实在太累。明天计划骑行霍尔乡,玛旁雍措湖边,要去访问一下大米老板。

     *************************************************************************** 

    看了上面骑行者的转山经历,我在想:如果天气好,我们要转山的话,不知车可以停在哪里?一天够吗?只要有机会,一定得试试!*********************************************************

            知乎上有一段关于“冈仁波齐”的宗教之争的论述,让我们对这座神山有了更多的了解,特摘录在此,与大家共享。   

      

                         西藏第一神山,为什么是冈仁波齐? 

     佛陀兴亡 在此一举 

           人类对山的崇拜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但没有任何地方能像西藏这样登峰造极 

    放眼西藏,凡山皆有神 

    大到统领世界的四大神山、八大神山 

    小到掌管一地之部落神山 ,甚至个人之魂山 

    体系丰富、门类齐全、纷繁复杂 

    其中地位最崇高、影响最广泛的当属 

    冈仁波齐峰     

                       在以高峻凌厉著称的极高山中 

    冈仁波齐显得殊为不同

     即使冬季大雪覆盖绵延群峰 

    也非常容易辨识(航拍图,中间为冈仁波齐,远方云雾之中为纳木那尼峰)    

     

                     它山形独特 

    如同一座有着温柔曲线的金字塔 

    耸立在高原之上,恬澹从容、王者风范 

                         南侧山体上一道道水平纹理岩层

     构成了似乎可以直通天庭的阶梯 

    中间一条深深的纵向沟槽贯穿山体 

    冰雪造就的王冠坚实地嵌入雄浑的身躯 

    黑白相宜、错落有致       

                         北侧则少有冰雪 

    整座山仿佛就是一块通体的圆滑岩石     

      

                          

      

      当日月的光芒照射

     山体漫射出柔软的红光 

    也颇为旖旎 

    (下方是山南侧的塔尔钦,普兰县巴嘎乡的乡政府所在地)  

                       不过仅凭优异的外形 

    就将第一神山的地位赋予冈仁波齐 

    似乎让人难以信服 

    论位置 

    人口密集之处的神山理应有着更广泛的信众 

    而冈仁波齐隐匿于西藏一隅 

    其所在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 

    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 

    是西藏气候最高寒、人口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

     它与拉萨的直线距离更是高达1000公里 

    与从北京到上海相当

     著名的南迦巴瓦、卡瓦格博(梅里)

     甚至中尼边界的珠峰都要比它近得多     

     论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的山峰越能给人以敬畏感 

    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 

    山脚海拔4500米左右,高差2100米 

    在极高山林立的西藏这点高度差实在不算出色 

    其南部相隔数十公里便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连绵的群峰个个巍峨伟岸 

    日出时分阳光洒满山脊 

    形成一条超长的金色皇冠 

    山脚下的普兰县城笼罩在夜色之中,依然没有醒来。

     最高峰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 

    与冈仁波齐南北对望

     整整高出后者1000米 

    是整个阿里地区的最高峰     

                       纳木那尼峰造型也非常独特 

    山谷间倾泻的冰川大出冈仁波齐数倍     

     即便在冈仁波齐所属的冈底斯山脉中

     它也只能位列第二     

                         最高峰冷布岗日,亦称“罗波峰” 

    海拔7095米,相对高差在2500左右 

    于高原之上拔地而起、冷峻突兀       

                     

            那么为什么冈仁波齐 

    却成了西藏第一神山呢?

     因为这里发生的事情 

    彻底改变了西藏,乃至整个中国的宗教格局 

    公元840年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下令禁止佛教 

    推行西藏本地宗教“本教” 

    史称朗达玛灭佛 

    随即佛教僧侣反扑,刺杀赞普 

    四方骚然,天下大乱 

    西藏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分崩离析 

    从此陷入长达数百年的小邦混战 

    乱世之中曾经佛法昌盛的青藏高原万佛齐喑 

    僧侣们以佛法之名行淫欲杀戮、败坏佛教名誉 

    五世达赖喇嘛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写道“(僧侣)持械杀人,恣意酒肉,纵情淫乐。论师们各从所好,自立宗规”

    同时期的本教则蒸蒸日上

     长此以往佛教必然被高原抛弃 

    更为严重的是 

    青藏高原南北的佛陀之光都在逐渐黯淡 

    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 

    大部分佛教寺庙已经改宗印度教 

    远道而来的伊斯兰教则势头更甚 

    10世纪时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等地的许多古国 

    相继转为清真之国 

    青藏高原以北中国新疆境内的诸佛国 

    也大部分被伊斯兰势力攻灭 

    佛教正受到内外南北各方的夹击 

    极有可能在印度、西藏同时灭亡     

                         如果此事成真 

    不但青藏高原上佛教消失 

    也不会有后续藏传佛教在蒙古高原的传播 

    今日中国的宗教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诚佛陀存亡之秋 

    佛教能扭转乾坤吗?

     首先

     在朗达玛灭佛、天下大乱之时 

    偏远的冈仁波齐反而成了虔诚佛教徒的避难所 

    一支崇信佛教的吐蕃王室后裔 

    吉德***衮王子 

    带着千余骑士来到冈仁波齐脚下的普兰县境内 

    之后逐步扩展到阿里全境 

    建立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今天札达县境内,距离冈仁波齐峰160公里) 

        

                         古格王室力图复兴佛教

     西藏、印度各地僧侣纷纷前来 

    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佛学中心超戒寺的住持 

    燃灯阿底峡尊者 

    为促成大师来到古格

     当时的古格国王意希沃 

    被邻近的伊斯兰教国家噶尔洛浮获 

    噶尔洛要求意希沃或改信伊斯兰教

     或用等身黄金来换得生机 

    意希沃却对带着黄金来赎他的人说“吾已年迈,不如用这些黄金迎请阿底峡大师” 

    阿底峡是藏传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印度高僧之一 

    他的到来让衰败的佛教开始在冈仁波齐周边重兴

     其次 

    偏远的冈仁波齐

     是多个文明、宗教的圣地 

    在它周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发育出了四条河流

     它们或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的正源 

    或是印度河、恒河的上游源头之一 

    这些河流所孕育的文明和宗教沿河上溯 

    均以冈仁波齐为精神之源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示意图;青藏高原是亚洲主要大河的发源地,我们熟知的三江源即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而以冈仁波齐为中心则在青藏高原西部形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准”三江源;之所以是“准”,是因为部分河流非正源。  

       

                       人们用四种天国神物命名这四条河流 

    即马、狮、象、孔雀 

    冈仁波齐以东为马泉河 

    是西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冈仁波齐以南为孔雀河 

    为印度教的圣河恒河上游源头之一   

      

                       孔雀河尽头的冈仁波齐峰

     被古代印度人看作印度教法力最广大的湿婆神的居所 

    是世界轴心(Axis mundi) 

    另一个印度最古老的宗教耆那教则认为

     冈仁波齐是创始人大雄的悟道之地 

    (印度教描绘的世界轴心,神和人之间以冈仁波齐为轴,分割出天地两个世界)  

       

                       冈仁波齐以西为象泉河

     其下游称为萨特莱杰河 

    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河的支流     

                       象泉河是阿里地区最重要的母亲河 

    古格王国,还有更早的象雄文明都在此孕育

     西藏本土宗教本教 

    正是由象雄王子辛饶弥沃创立 

    冈仁波齐被认为是本教的起源地 

    也是本教360位神灵的居所 

    (17世纪的辛饶弥沃合金铜像) 

        

      冈仁波齐以北为狮泉河

     是印度河的正源      

     

                       远古时期狮泉河的上源 

    还有着一个大型湖泊 

    位于今天冈仁波齐与纳木那尼之间

     后来气候变迁、湖泊来水减少 

    不但与狮泉河中断连接 

    大湖也分裂为两个相对较小的湖泊 

    (航拍,上方为纳木那尼,下方为冈仁波齐,中间为玛旁雍错、拉昂错。)     

     其中一湖便是玛旁雍错

     面积330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4400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湖水源于冈底斯山的冰雪 

    透明度高达14米

    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

     它与纳木错、羊卓雍错一起被称为西藏三大圣湖   

      

                       它的姊妹湖拉昂错是一个咸水湖 

        含盐量约是玛旁雍错的3倍 

    面积268.5 平方公里

     比玛旁雍错略小 

    湖水呈深蓝色 

    湖滨几乎没有植物、没有牛羊

     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 

    所以人称“鬼湖”

                       四条孕育出不同文明和宗教的河流

     好像在冥冥中向世人昭示 

    冈仁波齐就是万水之源、世界中心 

    谁能据有冈仁波齐   

      谁就可以获得更多话语权 

    (艺术家绘制的神山、圣湖、母亲河信仰图,中间湖泊为玛旁雍错和拉昂错)

     为争夺冈仁波齐

     残酷的宗教冲突多次发生 

    在之后的流传中则演化为一场斗法 

    公元1093年 

    藏传佛教上师米拉日巴来到冈仁波齐修行 

    却被本教大师那若本琼阻止   

    那若本琼认为冈仁波齐是本教神山 

    禁止佛教徒在此修炼 

    于是二人约定以斗法论胜败

     最先登上冈仁波齐山顶者为胜 

    斗法开始时

     那若本琼早早就冲向顶峰 

    米拉日巴则沉睡正酣、不急不忙 

    等到那若本琼快到山顶时 

    却发现米拉日巴早已端坐其上

    惊得那若本琼直接从山顶滑落 

    并在冈仁波齐南坡留下了那一道明显的深槽

    在本教的起源地击败本教 

    佛教重新在青藏高原取得优势 

    圣湖玛旁雍错也正是在此时得名

     其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泊”     

            为巩固在冈仁波齐的胜利

     藏传佛教吸收印度教中世界中心的说法

     将冈仁波齐视为佛教经典中的须弥山 

    它还吸纳了本教中的“卍”字 

    作为对冈仁波齐山体上的沟槽的解读

     大量的高僧开始来到冈仁波齐修行     

      包括后来首开冈仁波齐转山路线的 

     (佛教的世界观:须弥山与四大部洲。)     

               最后 

    在冈仁波齐站稳脚根的藏传佛教 

    与西康等其它边缘地区保存的佛教种子一道

     掀起了全藏的佛教复兴运动 

    佛教开始成为青藏高原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宗教 

    并向尼泊尔、不丹、蒙古高原、甘肃、云南等地传播 

    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

     而另一边 

    公元1203年 

    在经过十数次伊斯兰教入侵之后 

    印度超戒寺彻底被毁

     佛教在印度正式宣告消亡(超戒寺遗。) 

        

              在边缘地带重燃佛陀之光 

    这就是冈仁波齐所经历的佛教生死存亡 

    西藏再没有一座神山 

    能与冈仁波齐的历史地位相提并论

     第一神山的称号当之无愧

     今天

     原本水火不容的不同宗教 

    都可以在冈仁波齐面前和睦相处

     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 

    都可以在冈仁波齐向神灵致敬 

    冈仁波齐也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  

       

                         *********************************************************** 

    未完待续    


    2022-05-15 02:13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又过了半个小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湖,这是“圣湖玛旁雍措”吗?我看应该是拉昂错(鬼湖)吧。 

        

                         很快到了普兰县的霍尔乡,正好中午了,我们快定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看看这菜价!是我们内地的2到3倍的价格! 

      

                         点了一盘牛肉和一盘清菜,加饭一共100元!这一路来和去都是这种价格! 

        

                       天气预报有雨,不过县城并不在G219线路上,实际上我们走的公路上是多云。 

      

                         这是由陕西援建的“普兰县 霍尔乡”的牌坊,我们来的那边没有见到,这应该是走出“霍尔乡”了。 

      *********************************************************** 

     玛旁雍错湖     

           玛旁雍错湖(Lake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 

    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称其为三大“神湖”之一,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1湖泊简介

           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玛旁雍错亦称马法木错,曾称玛垂错。曾与拉昂错(鬼湖)相通,后由洪积,冰水堆积物堵塞而演化为内流湖。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长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湖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岸线发展系数1.15。东岸和东南岸阶地发育。湖泊周围多温泉。在洪积平原和山麓洪积扇上,为以沙生针茅为主并混生有羽状针茅、紫花针茅的荒漠草原;湖滨阶地上发育了以华扁穗草、细叶西伯利亚蓼、藏北蒿草、青藏苔草等组成的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湖区以牧为主,湖中产玛法木尻鱼与裸鲤。

           玛旁雍错佛教称“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延年益寿”。

           玛旁雍错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的地方。

            玛旁雍错湖是中国目前实测透明度最大的湖。围绕玛旁雍错有8个寺庙,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东有直贡派的色瓦龙寺,东南有萨迦派的聂过寺,南有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举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罗汉修行的山洞为基础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齐悟寺,北有不丹噶举派的朗那寺, 有格鲁派的本 日寺东北。

           玛旁雍错的旁边有一个鬼湖,藏语叫“拉昂错”,意为“有毒的黑湖”。玛旁雍错是淡水湖,而拉昂错是咸水湖。

     2传说 

           在西藏,早期的苯教徒称它为“玛垂措”,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于是以龙王之名“玛垂”命名。玛旁雍错得名于11世纪在此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它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曲尼多吉所著《玛旁雍错概说》中是这样介绍湖的形成的:玛旁雍错诞生之前,曾有一位菩萨心肠的国王木崩,在去往丛林的路上看到乐人们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求教于其师:这些痛苦应属贤明君子吗?答道:应属于所有芸芸众生。国王便请教解除痛苦之法。答道:惟有布施。于是国王令人修了许多房子并邀请乐所有贫苦受难者为他们提供为期12年的供给。随着烧饭的淘米水愈聚愈多,12年的光阴便成就了一个湖泊。   

      

                       玛旁雍错湖 

      

           玛旁雍错湖 

     交通 

           一般旅客会以即乌寺旁边的一条小村庄为落脚点,位于大金东南30公里,从神山前往,如非包车,就只有在大金或者到巴噶检查站等便车。

     转湖 

            圣湖圆周约60公里,转湖需时4-5天,顺时针方向,需带食物;除第二晚要在野外度过外,沿途均有寺庙可供住宿。沿湖边远足虽然不及神山的山坡那样艰巨,但这却出现溪涧的挑战,当路上遇到河流时,只能淌水而过,试想想,这等雪山流下来冰水要是浸及腰部的话,感受会怎样。

     注意事项 

           食宿条件很差,最好自带干粮和睡袋。因沿途蔬菜短缺,应随身携带多种维生素药剂。新藏公路冬春两季大雪封山,无法通行,最佳行车时节是每年5月初至10月中。沿途气候恶劣且食宿条件差,应备足防寒衣物和药品(止泻、消炎、治感冒等)。任何人在界山大坂都会有高原反应,需备服用携氧片,缓解高反症状。

    如在西藏境内徒步旅行,还有众多马道、朝圣小道和渡口可供游客选择。这些路线可向当地人打听或跟随朝圣者前行。

    转湖与转山都存在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随时准备垃圾袋。

    圣湖圆周约60公里,转湖需时4-5天,一般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走。沿途有三分之二(从Seralung寺顺时针到ChiuGonpa)的路是紧靠湖岸线,北部的路要经过霍尔乡。这条路可以跑汽车,沙滩、砾石、沼泽交替,在湖东南方有几条河注入玛旁雍错,需淌水过河。自己要带食物,沿途有寺庙可供住宿,但条件极为简陋。沿湖边远足虽然没有神山的上下山坡那样艰巨,但多是松软的细沙路,走起来也很费力。尤其困难的是在湖的南岸要面对溪涧的挑战。当路上遇到河流溪涧时,只能淌水而过,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转湖的人不像转山的那么多,无论朝圣者还是旅行者。沿途的景色虽然很美,但缺乏变化,再美的景色看上几个小时也会乏味。若是雨季,路上经过的几条小河也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岗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被誉为神山、圣湖的教派有:佛教、印度教、耆教和苯教。

           在印度的神话中,玛旁雍错是大神Brahma用意念形成的,因为他的儿子在神山苦行后需要一个地方洗澡。因此印度教徒通常都会在转湖途中到湖中洗浴,而藏民一般只是步行或磕长头转,并不下水。至于旅行者,虽然在最温暖的时候湖水也很冷,而且湖边的风很大,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藉此洗清一生的风霜和内心的不安。

           很多书籍和经典描写玛旁雍错的水“像珍珠一样”,喝了以后能洗脱“百世罪孽”,几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也会称赞玛旁雍错的水“很甜”。 

            从古至今,当人们提到岗底斯山时,自然不会忘记位于其脚下的玛旁湖那诱人的传说,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作为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岗底斯山,实际上不能排除包括玛旁湖在内的周围其它的景观,它们应该成为岗底斯这座“文化山”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与岗底斯山息息相关的历史背后,它还有它自己独立而神秘的文化现象。

     住宿 

    靠在即乌寺山脚的小村,有两间由藏人经营的无名旅店,住宿每位收费20元。这个小村由10间土屋组成,没有饭馆,南面的旅店提供素菜白饭,每顿饭10元,要预订。最好带即食面或干粮,店内有火和燃烧用的牛粪,可自行煮食。

     温泉 

           小村旁的河谷散发着阵阵硫磺味道,这里有一个天然温泉,当地人把它加工成为一个露天小浴室,供人洗浴。神山一带住宿条件差,洗澡是一件很不切实际的事情,这里花20元便可如愿以偿。

    注意事项 

           圣湖周长约90千米,转湖需4天时间,沿途有寺庙可供住宿。

           大多数旅行者只是在Chiu gonba小住几日,泡泡温泉,欣赏欣赏湖光山色。 

           从何处开始转湖并无规定,只要赖时针完成一个闭合的圆就行。因为交通便利,大部分人从圣湖西北角的Chiu Gonpa开始。如果仅是旅行,从Chiu Gonpa开始,逆时针经Trugo COn,Seralung gon转到Hor也是个好主意。这样不仅欣赏了圣湖的美景,参观了主要的名胜古迹,迎面还可以遇上很多的朝圣者,拍出很多好片子。

     ***********************************************************

           以上是关于“玛旁雍错”的简介和美好传说。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到达湖边的时候,发现现在这个旅游点已经非常不行了,几乎没有旅客!这是没有想到的。  

       

                         这才是“圣湖玛旁雍措” 

        

                         旌幡到是不少,但很少见到游客! 

        

                         去往旅客中心的马路,牌子上写的是“圣湖旅客中心” 

        

           专程来到了旅客中心(也是售票中心,一栋很大的建筑)竟然是空无一人,令人非常诧异!相比起我们去过的新疆的“赛里木湖”来说,简直要差千百倍!既然修有这么大的旅客中心,说明这里的旅游也曾经辉煌过,也不知现在为何变得这样不景气!不得而知!可能光靠宗教和传说是不能足以支撑旅游的发展的!因为游客的主体并不一定信教,就象我们,天气好的话,去转转山还可以,要我们围着湖去转两三天,估计是不可能了,所以旅游区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交通和旅游区的硬件才行。  

       

                         既然如此,我们也只有匆匆打个卡,就继续往前走了! 

        


                         继续在阿里的美丽的高原草甸上奔驰,路况非常好,天气也不错,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歌曲“马儿呀,你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前方还有一个达板,叫“马攸木拉山”,应该快到了。  

       

                         下午4点多,到达“马攸木拉山”达板,海拔5211米。 

        

                         天上的乌云在翻滚,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牌坊上写道““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欢迎再来”过了这道门,我们就是走出了阿里了! 

        

                         仲巴县属于“日喀则地区”,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帕羊,属于仲巴县。 

        

                         这里称为仲巴平原,说是平原,也是高原上的平原。 

        

                         天气预报是有雨的。 

        

                         果然,乌云密布,马上就要下雨了! 

        

                         果然一场大雨如期而至。 

       

     到达“仲巴县霍尔巴公安二组级检查站”,是下午6点左右。雨暂时也停了。

                         终于遇到了一辆同向而行的大巴车!难得! 

        

                         很快就超过了它! 

        

                         6点半到达“霍尔巴乡”离“帕羊”不远了。 

        

                         晚上8点左右到达“帕羊镇”这是我们住的旅社(第二天拍的)自然也是四川人开的! 

    8月22日完    


    2022-05-15 23:14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第四十五天: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天气:  晴天多云

    行程: 帕羊镇(仲巴县)—萨嘎县—吉隆县-吉隆镇 

     公里数:420公里                                            

     住宿:吉隆镇志诚商务酒店 

     昨天住的旅社正门。     

                         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 

        

                         虽然是晴天,但气温很低, 

        

                          按照原来路书的安排,我们是要去一趟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的,因为从上海算起的所谓“景观大道”G318,聂拉木就是终点。我们第二次进藏去珠峰时就准备去的,但最后还是没有去成,一是由于小七出了事故,主要还是当时正是聂拉木县发生了地震,口岸也暂时封闭了!这次心里想,从G219过来,正好可以到萨嘎县后再走加吉线,就是我全帖开头部分介绍的那位“游疆”大侠-—笑非,所描写的有狼的,路况很差的“加吉线”(萨嘎县所在地叫“加加镇”所以从萨嘎县到吉隆口岸的公路叫“加吉线”——G216),但实际上,又过了几年,今非昔比,现在看到的“加吉线”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它已经在公路规划上变成了“新G219”的一部分,在“松嘎村”与G318交轨。(只有从萨嘎县出来的一小部分还未完全弄好)。 

           但是阴差阳错,最后还是没有去成,不是不想去,是在订旅社住宿时,出现了一个乌龙,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了计划,把去聂拉木“樟木口岸”,改成了去“吉隆口岸”    查了一下地图,如果从帕羊出发直接到聂拉木县的话,有600公里路程,并且“加吉线”全程路况并不熟习,(网上介绍的也很少)   

           所以我们决定在离景点“佩枯错”只有十几公里的“吉隆县城”住宿,全程只有不到400公里,第二天一早参观了“佩枯错”后,再去“樟木口岸”。    用手机在网上搜索了好几家,最后确认一家“吉隆志诚商务酒店”觉得性价比还可以,就急忙预定了。并把导航定在了吉隆县城。      

       

              

                  

            

                 


                         从帕羊一出发就时不时的看见“雅鲁藏布江”伴随着左右,时宽时窄,有时还有小湖,象串联的珍珠,这是“雅鲁藏布江”的上游。“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岗仁波齐”山东面的“马泉河”前面已经介绍过。    

        

                         对于发源于神山“冈仁波齐”的东,南,西,北四条河流,我们从它的北面“狮泉河”过来,去了西边的“象泉河”(扎达),现在走在发源东边“马泉河”的“雅鲁藏布江”上,只有南边的“孔雀河”没有去了。 

        


                         由于有了江河的滋润,大地和山坡都成了一片绿色,绿水青山,牛羊成群,天地间都充满了生气。 

    未完礴续    

           

    2022-05-26 08:04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中午时分来到了进入仲巴县的一个漂亮的小广场,我们也稍事休息一下,吃点干粮。

     **********************************************************

     仲巴县   

      

                         仲巴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位于日喀则市的西部,位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市的最西端,喜玛拉雅山以北,马泉河两岸,西衔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靠阿里地区革吉县、改则县,东邻阿里地区措勤县和日喀则市萨嘎县,南与尼泊尔接壤。

          仲巴县总面积43594平方公里,辖1个镇、12个乡。2003年,仲巴县总人口2万人。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正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仲巴县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1]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仲巴县退出贫困县。…………。

     **********************************************************    

     

                       没有走多远,就看见公路旁有辆事故车,左后轮车身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可能是另外一辆车撞的)人应该没有事,这么好的路,居然也出事,真是不敢相信!看来,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   

                         打卡突击拉山,4920米(不知为何改叫山而不叫达板了)是仲巴县与萨嘎县的界山。

         

                         下山以后一路道路平坦,加上兰天白云,心情格外舒畅! 

        

                         这辆当地“安监执法”的车,为什么要买小日本“丰田”牌的呢?国家的钱不应该支持国货吗?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丰田”车质量好些吧,这是在高原地区跑,要求高些! 

        

                         看来又要爬山了。

     **********************************************************

     萨嘎县 

        

                         萨嘎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市的西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的西南边缘,属边境县之一,全县边境线长105公里,为日喀则市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东与昂仁县、聂拉木县接壤,南与吉隆县、尼泊尔为邻,西与仲巴县,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相接。雅鲁藏布江上游。境内“219”国道横贯全县东西,也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的交通要道。全县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公里  ,下辖七乡一镇,38个行政村。全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严酷,典型的高原性气候。县人民政府驻加加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萨嘎县常住人口为16220人。

            2020年,萨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0.8%。

     *******************************************************     

                         达吉岭乡——萨嘎县的7个乡之一,漂亮统一的藏民民居很养眼。 

        

                         果然,没多久,又开始上山了,查藏拉——4797米,既不叫山,也不叫达板,直呼其名了。(叫查藏拉山口比较合适) 

        

                         看来。藏区对教育还是满重视的。 

        

                         进入了萨嘎县县政府所在地“加加镇”首先进入的是“加布(普)村” 

        

                         我在一藏餐馆前面摆弄手机导航。

          这个藏餐馆没有开门,但它的招牌却很有特色,就是除了藏文,汉字外,还有英文:Asummer Tibetanmeal. 

         Tibetan 是藏族,meal 是一餐的意思。  

          如要连在一起就是“藏族的一餐”并且两个单词还要分开。要写成   Tibetanmeal才对。

         但如果用Tibetan food。来表示可能更好一点,就是藏族的食物的意思。不过就两种写法都应该没有问题。也可以用藏语“藏餐”的译音“博塞”bosai来表示。

         关键是前面的Asummer就有点离谱了。“甲夏”是藏族对常见的一种夏季带的宽沿礼帽的称呼。一般来说,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对于人名,地名,物名等名词都是采用直接音译的方式,可以写成“jiaxia”.但这里写成Asummer就有点不伦不类了,summer是夏天的意思,前面加个A如果分开写a summer 还可以从词义理解成“一个特定的夏天”写在一起成Asummer成了一个英语字典里都没有的单词!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读不懂了!只能是适得其反。好在后面的单词说明是吃藏餐,也就达到了目的,就餐者也难得去追究餐馆的名字了!    

     

                         这家“*天杆藏家宴”后面的“藏家宴”就翻译得比较地道“……Tibtan styler Restaurant".叫“***藏式餐馆” 

        

                         在县城里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会就继续出发了。 

        

                         藏区的治安还是比较好的! 

        

                         藏区的银行一般只有两种——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这个1公里应该是“加吉线”的里程碑。现在“加吉线(G216)”的大部分都和新G219重合了。 

        

                         往右走去萨嘎的“雄如乡”, “加吉线(G216)”是直走,过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萨嘎大桥”去吉隆县的“折巴乡”方向。 

        

                         过萨嘎大桥 

        

                       我们走“加吉线”是为了抄近路去“樟木口岸”,决定今晚住“吉隆县”是为了明早看“佩枯湖”后,再去“樟木口岸”。现在国家公路总局,划定了新的G219,原来G216(加吉线)的大部分,和G318的一部分,现在都和新G219重合。这种公路标称重合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只是要心里明白就行了。 

      

                         又过了一条支流。 

        

                         过折巴乡。 

        

                         这里叫“达木村”,遍山的肥肥的羊群引人注目。 

        

                         这里的路段居然有限速20公里的标示,并且是全路段,原因不得而知。实际上路况还算可以的,通过的车辆没有一辆是低于20公里的。     

                         这个坡的坡顶叫“门扎拉山” 

        

                         门扎拉山--海拔4571米。 

        

                         路不到山的最高点,就在这里打个卡。 

        

                         这里已属于“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了。 

    未完待续    



    2022-05-26 11:22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眺望远处的雪山,心旷神怡。

     *****************************************************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珠峰保护区包含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其他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又是世界生物地理区域中最为特殊的西藏和喜马拉雅高地的交界处,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生物地理区域。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基本保持原貌,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新种及特有种较多,初步调查共有高等植物2348种,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鱼类10种,含有代表该地域特色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10种,二级保护动植物28种。同时,保护区还具有丰富的水能、光能和风能资源,以及由独特的生物地理特征、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构成的重要的旅游资源。珠峰保护区的科学价值无法估量,是研究高原生态地理、板块运动和高原隆起及环境科学、社会人物科学等学科的宝贵的研究基地。 

          人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这里寒冷,海拔极高。其实这里是一个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据说高等植物就有两千多种,“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为众多生物生长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许多珍贵植物。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和拥有珍贵物种是基础条件,但是珠穆朗玛峰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海拔是其他任何保护区都无法与其项背的。      举世无双的珠穆朗玛峰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类型和深藏的科学奥秘,吸引着中外科学工作者和旅游者,具有极大的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世界纪录。***********************************************************   

                         刚下山,又见肥羊群。     

                         又行驶了半个小时,来到了“孔塘拉姆山”山下,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原来是筑路工人正在打隧道。下次再来的话,估计就不用爬山了。     

                         半山腰处是G216的74公里里程碑。 

        

                       “孔塘拉姆山”——海拔5236米,比珠峰大本营还高36米。有好多驴友也在此休息。 

      

                         这里又刚立了一块“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石碑。 

        

                         山顶上的路还没有修好。反正已经开始修隧道了,不知道这里还会不会修。 

        

                         山顶景色——旌幡,太阳能板,微波站。 

        

                         眺望下山的公路,何曾相似怒江72拐。不过比72拐稍稍平缓点。

     *******************************************************     

                         怒江72拐 

     *****************************************************  

       

                         下山处的里程碑为G216的77公里。 

        

                         靠边休息一下,拍拍照。 

        

                         这样近距离的拍照,更震撼视觉!(最右边那条细长的是排水沟) 

        

                         在车载导航上也是这种麻花图案。 

        

                         小心翼翼的走了20分钟左右,来到了山下的隧道出口。 

        

                         公路右边的牌子上写“前方100米,有公安检查”,吉隆县到了。 

        

                         进县城的牌坊很漂亮。对中央的“扫黑除恶”的宣传,比内地还要好。 

        

                         进到县城后,我们连忙打我们网上订购的“吉隆志诚商务酒店”的电话,问题来了,虽然前面标示的是“吉隆”两个字,但这个酒店根本不在县城里,而是在“吉隆镇”上!这是我们先前完全没有想到的,现要已经是下午7点半了,如果退房的话,已超过了全额退款的时间!并且临时在县城再找的话,又费时,又贵,还不如去吉隆镇算了。问了一下,还要走约70公里才到“吉隆镇”也就再走一个多小时吧!好在我们得知“吉隆镇”离“吉隆口岸”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路程,并且听说,近两年来,这个口岸发展也很快,特别是2015年7月5日樟木口岸8.1级地震后,有了飞跃的进步,所以我们决定,干脆我们就参观一下“吉隆口岸”好了!樟木口岸就不去了,(听说2019年6月份才刚刚口岸货运通关,还不知道其它恢复得怎样?)反正都是和“尼泊尔”交界的口岸,应该也差不多的。对于樟木口岸没有亲自去的遗憾,只有通过网络弥补一下了。 

        下面是网上摘录的当年尼泊尔和樟木口岸地震的情况。

     *********************************************************

    未完待续

    2022-05-26 12:46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樟木口岸突发地震?山体垮塌中尼友谊桥被淹 

        

                         因为迄今为止还有很多亲们询问,这里再三强调一下,尼泊尔4.25大地震之后,樟木口岸全部人员已经撤离,海关也迁至拉萨办公。目前中尼陆路口岸唯一能够通行游客的只有吉隆口岸。

      7月5日23时左右,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发生地震,震感明显,地震持续约1分钟。期间,因山体崩塌,在318国道聂拉木县至樟木段707大桥处塌方的山体堵塞中尼界河波曲河,原本落差约20余米的波曲河水位迅速上涨,短短数分钟导致樟木口岸(原樟木口岸联检大厅和驻守口岸的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检站监护中队)被淹,水位上升最高时达2米左右。

      去年“4·25”尼泊尔地震后,樟木镇所有群众全部转移至日喀则市区灾民安置点未返,樟木镇至今无一群众。   

      

                         目前,驻守口岸的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方向边防官兵迅速组织自救互救,其中2名边防官兵受轻伤。同时,在聂拉木县至樟木镇开展水电站和防护网施工的共计57名工人目前情况安全。其中在友谊桥段施工的6名工人被聂拉木边检站官兵妥善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聂拉木县曲乡段的38名水电站施工人员由聂拉木边防大队曲乡边境检查站官兵妥善安置,另13名施工人员经搜索后得知,目前处于开阔地带,相对安全,暂无生命危险,边防官兵将继续组织救援。

      根据可靠消息,相关工程施工人员已经于5日晚21点撤离,施工暂时中止。

      近日全国各地包括青藏高原大部地区都处于强降水状态,中尼公路本身地质条件脆弱,加上去年大地震的影响,通行情况笔者很不乐观。樟木口岸估计两到三年内都无法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而雨季吉隆口岸的路况也不断出现问题,塌方落石泥石流等险情不断,交通多次中断。这是雨季常态,还望海涵与理解。

      从安全角度出发,在暴雨预警如此明确的近期,强烈建议不要通过陆路进藏及前往尼泊尔。出行前务必买好保险和做好万全准备。

     ********************************************************* 

    下面是网上摘录的2020年地震5周年的照片

     尼泊尔“4·25”地震5周年 中尼边境小镇吉隆旧貌换新颜     

                         图为吉隆边贸市场。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则市18县(区), 5年来,吉隆县吉隆镇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农牧民增收,现在的吉隆镇已初步形成集边贸、旅游、文化、生态等方面独具特色的边境小镇。

         

                       图为吉隆小镇广场。   

                       图为吉隆小镇广场。 

      吉隆镇位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城南部73公里处,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素有“喜马拉雅后花园”之称。吉隆镇距离吉隆口岸仅23.5公里,自古就是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交往通商的要道。尼泊尔地震之后,吉隆镇已经成为中尼之间最重要的边境贸易城镇,各项发展建设迅速。2017年,国务院批准西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边境商贸往来日益频繁。

                         图为吉隆镇乃村风光。 

        

                         吉隆镇吉普村新建大桥,村民们即将告别铁索桥时代。 

        

                         图为吉隆口岸国门。  

        ***********************************************************

     如果不是尼泊尔大地震,这里始终默默无闻,但它的历史却大气恢弘

                         通往吉隆的道路 

           说到吉隆,估计大多数中国人在2015年之前几乎都闻所未闻,其实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吉隆河谷就已成为西藏与尼泊尔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西藏历史上的很多著名事件都与吉隆河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地有人戏称:“小小的吉隆沟,却装着大大的西藏史。

        ”01大唐天竺使出铭2015年5月发生了著名的尼泊尔大地震,导致整个尼泊尔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且当时中国沟通尼泊尔的唯一通道——中尼公路的樟木口岸,也因这次地震而被迫中断。樟木,因处于“中国景观大道”318国道的终点而名扬天下,它的起点在上海人民广场,这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尼陆路贸易的重要通道。但因为樟木口岸的毁坏,中国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开辟新的口岸通道,最终吉隆口岸成为沟通中尼陆路贸易的新的交通要道。

           关于吉隆古道,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时间是公元658年,而这个时间关于吉隆古道的事迹,出自著名的碑刻“大唐天竺使出铭”。“大唐天竺使出铭”记载着大唐使臣王玄策沿着蕃尼古道前往印度与尼泊尔的事迹。

          这个王玄策是何许人也?     

                         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发现地 

           王玄策是唐代著名旅行家、外交家和探险家,前后三次从吐蕃出使印度,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关于王玄策的记载也有三次之多,但关于王玄策本人的身世,以及具体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怎么从吐蕃进入泥婆罗(今尼泊尔)的,谁也说不清楚。

           直到1990年,在距离今天吉隆县政府驻地宗嘎镇3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唐天竺使出铭”的碑刻,上面详细记载着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时间,内容与新旧唐书基本一致。“大唐天竺使出铭”也证明了吉隆是唐—吐蕃—泥婆罗—天竺主要的交通道路。而王玄策也成为唐代少数沿着唐蕃古道进入西藏,并再次沿着蕃尼古道进入南亚的中国人。

           02藏传佛教的桥头堡但吉隆古道的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此,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所迎娶的泥婆罗赤尊公主,也是沿着这条古道到达吐蕃首府逻些(今拉萨),她进入吐蕃境内的第一站就是吉隆。在今天吉隆县所在的吉隆镇,还矗立着一座尼泊尔风格的寺庙帕巴寺。相传,帕巴寺的建成时间比被誉为西藏最早建成的寺庙桑耶寺还早近200年,所以,也有人说帕巴寺才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帕巴寺  

           赤尊公主的传说故事在今天的吉隆乃至整个西藏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她的地位等同于唐的文成公主,大昭寺内至今还供奉着文成公主与赤尊公主的像。很多人一直误以为藏传佛教徒最终朝拜的终点是布达拉宫,其实大昭寺才是整个藏传佛教徒朝圣的中心。吉隆沟还见证了吐蕃著名使臣吞弥桑布扎将印度梵文与佛教带入吐蕃的重要历史事件。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开始不断走向统一青藏高原的高光时刻,此刻的吐蕃急需外来先进文明的输入,松赞干布先后数次派使臣前往印度学习佛法和文字,但都因路途遥远而无疾而终。最终,吞弥桑布扎不负众望,将印度的佛教与梵文沿着蕃尼古道,经吉隆带到逻些,并在拉萨北郊的帕邦喀与松赞干布利用梵文创制出了藏文。           

          相传,实际的吉隆古道就在今天吉隆镇的不远处,当地人还时常沿着这条路去朝拜,而朝拜的对象却是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正是经过吉隆抵达吐蕃的。

         

                         相传这里曾是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 

           莲花生大师的到来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不但创建了西藏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的桑耶寺,还将重要的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并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今天,在吉隆沟两岸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和莲花生大师有关的历史遗迹与传说故事。   

      

                         当地所说的吉隆古道上的吊桥 

           但好景不长,至吐蕃晚期,末代赞普郎达玛发起了灭佛运动,他自己被部下杀害,吐蕃政权也分崩离析,吐蕃的王室贵族四散而逃。至此,青藏高原进入了一个大分裂时代,历史上称为“吐蕃诸部”。

           由于灭佛运动的影响,藏传佛教迅速衰落,青藏高原与尼泊尔,乃至南亚也因为青藏高原的分裂而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阻断,曾经存活在吉隆间的吐蕃—泥婆罗的文化交流也因吉隆出现政治的真空而迅速中断,青藏高原由此进入后弘期。 

        

                         今天的吉隆沟

           03文史君说从王玄策的“大唐天竺使出铭”到赤尊公主进藏,再到莲花生大师弘扬藏传佛教,吐蕃时期的吉隆堪称中尼交流的桥头堡。吉隆,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地方,不但见证了吐蕃佛教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的兴衰,更见证了文化互动间青藏高原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 

     ********************************************************

     大地震两年后的樟木口岸2018-12-15 

            两年前,尼泊尔一场大地震让南亚大地遭受重创,靠近尼泊尔的中国西藏樟木口岸受损严重,成为孤岛。随后樟木镇上的所有的人员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安全、有序地撤离。

           如今两年过去了,樟木口岸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再,荒旧的街道让人唏嘘。只留下武警、公安、边防和政府的相关人员还留守 在这里。     

          


                         ********************************************************* 

        上面这篇报导是2018年年底写的,距当时我们只有半年时间,樟木口岸估计也还没有恢复好,所以看来,不去樟木口岸,改为去吉隆口岸的决定是对的!

                         作出决定后,在县城里吃了点东西后,马上赶路,晴天多云,天气很好。 

        

                         出县城。 

        

                         这是一群牛,数量众多,过了好一阵子。 

        

                         这是吉隆沟吗? 

        

                         米拉热巴出生地。

     ***************************************************** 

     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1040年-?),本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出生于热喀则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高僧,密宗修行大师。 

           米拉日巴苦修那若巴密宗教义及瑜伽的“拙火定”等秘密真言,领悟了各种教法。其一生弘扬佛教教义,遍游西藏各地,收徒传法,扩大噶举派势力。

     ·   1米拉日巴

          (1040~1123)藏传佛教 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著名高僧、密宗修行大师。出生于芒域贡塘地区(今热喀则地区 吉隆县)。本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 巴多吉。原属 琼波家族,自祖父定居贡塘后,称米拉家族,先祖为 宁玛派信徒。幼时丧父,成年后,习 苯教 咒术,后改宗佛教。   1077年赴藏绒的拉尔地方(今 仁布县境内),向宁玛派荣敦拉迦大师求法,习“ 大圆满正法”。后经引荐到 洛扎向 玛尔巴译师求法,7年后学得玛尔巴的全部教法。1084年返乡,隐居 吉隆、 聂拉木附近深山洞穴坐静,潜心苦修 那若巴密宗教义及瑜伽的“ 拙火定”等秘密真言9年,最后获得“正果”,领悟了所学之各种教法。米拉日巴习受密法,注重实际修持,以苦修著称。一生为弘扬佛教教义,遍游西藏各地,收徒传法,扩大噶举派势力。其弟子有 塔布拉杰、热琼巴、色边日巴、吉热日巴、止贡日巴等。他曾在 冈底斯山与苯教首领“斗法”获胜。晚年声望很高,施主与追随弟子更多。他的 传教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   15世纪噶举派高僧桑结坚赞编辑完成了《米拉日巴道歌集》,共500余首, 刻版印刷,流传于世。“道歌”虽属佛教内容,但写人叙事多采取比喻手法,文字清新流畅,对话生动隽永,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此外,桑结坚赞还著有 《米拉日巴传》文学作品,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曾有汉文的节译本和 蒙古文译本。该书在国际上也为众多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宗教的学者和专家所瞩目,被翻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出版,成为有世界影响的 藏族文学作品。 

    ***********************************************************  

       

                         边境地区特有的标语牌。 

        

                         “吉隆沟景区”,但不在计划中,路过。

     ******************************************************** 

     吉隆沟   

      

            吉隆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境内。严格地说,吉隆沟长度为93公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底部是吉隆口岸。

           吉隆沟是在吉隆县城—吉隆口岸的吉隆藏布一带,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位于希夏帮玛峰下,佩姑错旁,藏语意为“舒适村,快乐村”。吉隆口岸是216国道的终点。 

           有半小时央视纪录片《寻秘吉隆》 

           该县所属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县城所在地叫宗嘎镇。由县城往南70公里是吉隆镇,也就是吉隆沟的核心区了。如果没有县城北部20公里外马拉山的凸起和阻挡,喜马拉雅山很可能会被吉隆沟彻底“切穿”。在喜马拉雅山的峰群中,马拉山的海拔并不算突出,但它却成了吉隆沟北面的起点。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徜徉的亚热带地盘;从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有半小时央视纪录片《寻秘吉隆》[1]。

     2交通     

            如今去吉隆沟,比早些年要方便很多。沿着318国道,在希夏邦马峰大本营的岔道口下道,走希夏邦马峰山前大走廊120公里,翻越马拉山后,还有不到20公里就是宗嘎镇。从这里行73公里就到了吉隆镇,再向前行23公里,便可抵达一个只有6户人家的村子——热索一路上,海拔飞速下降,从县城的4300米直降为1800米。从热索村向南望去,就是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了。     

                         3地理 

        

           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从这里往西,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力沿着山谷挺进,因此由此往西,沟也就是山谷并不罕见,但像吉隆沟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却不见了。4000多万年前,这一带地壳的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的,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保持着锋利的“刃”。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狰狞的地貌,处处显露着山体的“痛苦表情”。[3]

           吉隆地貌十分独特,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由喜玛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和北坡两部,地势北高南低。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平均海拔4800米,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高差在1000米左右。 

        

            南坡属于高山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较陡峭,高差在3000米左右,许多山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吉隆沟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惊讶于造物的神奇,竟然会让四季并存在这么狭小的一个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叶松昂首云天,亭亭玉立;长叶云杉干形通直、小枝柔细如同垂柳。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

           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原始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走进吉隆,如同来到世外桃源。这里的雪山、冰川、草原、湖泊,可将人的魂魄勾去,使人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飘飘欲仙,物我皆忘。

     4历史

            吉隆沟:小河谷装下了半部西藏史。

            公元633年 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途经吉隆入藏。

            公元655年 唐朝著名外交使节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拒绝大唐使者入境,王玄策从吐蕃借兵一举平定阿罗那顺叛乱,并从印度经吉隆回国。 

            公元789年,吉隆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要道。

            公元11世纪初 白德之子维色德受贡唐百姓邀请,于平坝上部的托列地方兴修寝宫,称王执政,建立了雄霸一方的贡唐王朝。

             公元13世纪中叶 第9代贡唐王尊巴德娶萨迦法王八思巴的妹妹***崩为妻,与萨迦王朝建立了政治联姻关系,进一步巩固了贡唐王朝的势力。 

              公元1620年 第司藏巴汗的军队攻打占领了贡唐,第23代贡唐王索朗旺久德被俘到拉堆洛(今定日)协嘎尔,第二年去世。从此,雄踞吉隆23代600多年的贡唐王朝就此覆灭。 

              公元1788——1792年:

              廓尔喀(尼泊尔)军队两度入侵西藏。1792年4月25日,清朝福康安将军率清军6000人由拉孜出发,开赴绒辖尔、聂拉木等处抗击廓尔喀兵。同年7月8日,廓尔喀国王投降,福康安奉旨与廓尔喀议和,通过协商,在吉隆热索桥头树立界桩,首次以官方行为标明了边境线位置。

              1961年吉隆口岸被批准开放。1972年被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通商口岸。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近年来,为缓解樟木口岸通关压力和进一步发展西藏对外贸易,国家拟定利用和开发吉隆口岸。通往尼泊尔边境的“热索”公路基本通车。国家还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为尼泊尔援建通往吉隆口岸的公路。《驻藏大臣》电影拍摄的清朝战争之重要部分就在此发生。5景色     

                         《驻藏大臣》电影拍摄的清朝战争之重要部分就在此发生。 

        5景色

                         吉隆沟 

           吉隆沟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惊讶于造物的神奇,竟然会让四季并存在这么狭小的一个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叶松昂首云天,亭亭玉立;长叶云杉干形通直、小枝柔细如同垂柳。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说它清楚,是因为雪山屹立在那里;说若隐若现,是因为雪山被烟雾笼罩着。来过吉隆的人都盛赞吉隆是世外桃源,是仙境,难怪他们说吉隆是珠峰的后花园。    

     6瞻望

           各级政府正在集中各方面力量,努力把吉隆热索口岸建设成为我国通向南亚地区最大的路路通商口岸。连接318国道和吉隆县城的通县油路正在施工,吉隆口岸公里已经立项,中国援建的可直接通向加德满都的沙拉公路即将竣工,一条通商口岸的绿色通道即将全线贯通,口岸贸易区、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吉隆已经迈进一个开放发展的春天。

           热索,这个位于吉隆开放发展最前沿的小山村,将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作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和向往。  

       ********************************************************

            把吉隆沟称为“英雄沟”

           因为没有列入我们的计划,不能细细观摩了。但一路走过来,我们也粗略的领悟到了“英雄沟” 的魅力,这往后如果真有机会,一定把这个遗憾补上。     

                         “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好象规模还不小,没有进去。 

        

                          刚刚天黑的时候,赶到了“吉隆镇”(照片是第二天白天拍的)住宿费120元,条件不错。

         准备明天去“吉隆口岸”看看,再经过“佩枯湖”时,停一下,晚上到“岗嘎”镇住宿,其它地方就不去了,必竟,时间太紧了!     

    8月23日完

    2022-05-27 09:07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31. 吉隆镇—吉隆口岸-佩枯湖—岗嘎镇 

     第四十六天: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天气:  阴天有雨 

     行程:吉隆镇—吉隆口岸-佩枯湖—岗嘎镇 

     公里数:293公里 

    住宿:岗嘎镇哈呼宾馆     

                          今天的计划是先去“吉隆口岸”参观,(由于时间紧,吉隆沟和吉隆镇上的**寺等景点就不去了!)然后回到新G219线,观赏一下“佩估湖”,最后晚上到“岗嘎镇”住宿。     “吉隆口岸”离吉隆镇很近,只有10 公里左右,但今天预告的天气不是很好!是阴天有雨。去口岸的G216公路,虽然说是国道,但出发以后,发现路很窄,全部是山路,且弯特别急!所以我们非常担心安全问题!好在天气预告是整个吉隆县的,特别是县城周边区域的,吉隆镇离县城有70多公里,也就差别很大了!我们运气好,实际上,我们一直也没有遇到雨,连小雨都没有!可谓是天助我也! 

        

                       我们的小七晚上就是停在旅社大门口的,退了房出发时已是上午11点了。 

      

                         天上的乌云还是很令人担心的,好在雨一直没有真正下下来! 

        

                         没走多久,就遇见了从口岸开过来的尼泊尔的货车!车被涂得花花绿绿,令人好奇和兴奋! 

       

     

                         行驶在这风云变幻莫测的山谷中,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

     冲色村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辖行政村。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南部,吉隆镇南部,西邻吉甫村,北邻朗久村。

     2011年10月,全村共有21户、123人…………。

     ************************************************ 

     对于这个只有21户,123人的小村,真应该进到村里面参观一下! 

           一路上,这山谷中景色,美到令人窒息!这可以称得上是仙境!

    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具震撼力的山谷美景!正好配上这翻江倒海的云彩,真是绝了!比起长白山,她更秀丽,比起喀拉斯,她更深藏,比起鲁朗林海,她更大气!而比肩神农架,则更象极品世界中的一个精品……。我沉醉在这美幻之中,几乎不能自拔了! 

        

                         又一辆彩车过来了。 

        

                          过来的车愈来愈多,几乎都是这种印度的牌子——TATA(塔塔)而且还能听到,从车的驾驶室传来的音量很大的极具特色的印度音乐!

     **************************************************************  

     塔塔汽车公司(TataMotors)

           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其在1954年的时候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进行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商用车涵盖2-40吨的产品。1999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在16%左右,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ica和Indigo系列产品。从60年代起汽车已出口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TATA的轿车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小型轿车印迪卡(Indica)外型优雅、时尚、价格低,曾在上市短时间内接到超过11万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创造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塔塔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2008年,福特汽车与印度塔塔(TATA)公司签订协议,同意将包括路虎、捷豹、罗孚、Daimler和Lanchester在内五个品牌使用权以2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塔塔公司。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位列232位。 [1] 

            印度的公路上每十辆卡车里就有七辆来自塔塔。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增加产量不切实际的大规模扩大投资,盲目投产新的产品,加上国际大企业的大规模入侵,一系列的国内外因素导致了印度产业的整体低迷。塔塔也未能幸免,2000年到2001年,整个塔塔公司进入空前的低迷时期,损失了将近50亿卢比。塔塔似乎已经穷途末路了。

           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塔塔对自己痛下“杀手”,对整个公司进行了重要调整。

           CVBU的销售市场总监ShyamMani说:“我们当时总是问自己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市场的驾驭者;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全球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塔塔敏锐的觉察到了市场的变化,当时塔塔汽车内部的调研报告指出,塔塔CVBU占据优势的中型卡车市场正在慢慢的衰退,其优势不太明显的轻型商用车(LVC light commercialve hicles)和大客车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长。于是塔塔果断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 

           在研究印度国内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从前的成功案例的同时,塔塔还将全球市场同印度国内市场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印度商用车产业终将走出低谷,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印度政府此时也开始对国内的整个汽车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并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道路发展方案,借此来增加对汽车产品的需求。虽然印度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汽车产业每年的增长率却高达9%左右,这一点让印度人非常地骄傲。借着自身的革命和政府的扶持,塔塔开始在荆棘路上前行。 

     企业规模 

            塔塔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

            塔塔汽车有限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与卢比的收入。 32426亿卢比(72.00亿美元),在2006-07年度。这是迄今为止在商业车辆在每个领域的领导者,并在客车市场的第二位获奖产品最大的小型,中型轿车和多用途车细分市场。该公司是世界第五大中型和重型商用车制造商,是世界第二大中型和重型车制造商。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14位。

     低价优质 

    “欧洲车的质量,中国车的价格” 

           面对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期望的不断升高,塔塔商用车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欧洲车的质量,中国车的价格”。2000年夏天,塔塔汽车明确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计划。第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第二步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销售和提高售后服务来提高印度国内外市场的市场需求;最后一步是通过投产大量轻型商用车来获得长期的增长。该战略按照他们内部制定的平衡积分卡制度严格执行,具体分为四个方面:财务、客户、商业流程和研发增长。

           正是因为上述四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成就了如今印度汽车产业中少有的塔塔模式TBEM(Tata Business ExcellenceModule)。据说塔塔的这个转型案例不仅指质量管理,更突出了管理质量。塔塔CVBU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使得产品从下线到最终出售的产销链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 

           在美国硅谷的从业人员中,印度人占了4成。 

           印度的软件开发,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独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员存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在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印度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学家。 

           2008年3月26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与印度塔塔汽车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协议,塔塔汽车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福特汽车旗下捷豹路虎两大品牌业务,此次收购内容包含捷豹路虎两大品牌,组装工厂及所有车型的知识产权。

           如果交易顺利实现,塔塔汽车将为收购捷豹和路虎业务支付大约23亿美元,之后福特汽车将会向捷豹路虎的养老金计划注资6亿美元。 

          “捷豹和路虎是两个出色的品牌,”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表示。“我们相信在塔塔汽车的领导下,这两个品牌将会继续将现有的优秀产品、商业计划和精英团队发扬光大。

     NANO汽车

           与各国的商业巨头绞尽脑汁地赚富人的钱不太一样,印度近年来频频推出全球最低价产品、靠大量低收入者消费来刺激内需的做法颇值得玩味。

            最具代表的是印度本土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公司2009年7月推出超低价小车NANO。这种号称“为穷人设计生产”的“全球最便宜汽车”,没有空调、电动车窗和助力转向等配置,是全球定价最低的车型,售价仅合人民币1万多元。

    客户为本 

           “研发和生产一个新的产品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Mr.Girita解释说,“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客户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产品的可靠性能,而不是推出大量新的产品。除此以外,养车成本(柴油机的保养和轮胎的寿命等)决定了客户是否选择我们的产品”。 

     企业文化 

             该公司的22,000名员工的指导目标是“在我们的方式运作,在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以及我们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最好最好的。”塔塔汽车公司帮助其雇员明白通过创新的人力资源做法的潜力。公司的目标是授权并提供动态的职业生涯中的一致性与公司的目标路径的员工。全面发展的潜力和业绩的改善确保了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公司先后荣获承认其培训方案多个奖项。

     步步为赢 

            步步为营,步步为“赢

         ”CVBU的国际业务和其国内业务一样也正在蓬勃发展。三年前,他们制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在CVBU将早期大规模进军的在各个层次市场的策略调整成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的全球出击策略。

      神话不神 

            整个塔塔汽车的业绩在过去四年里整整翻了一番,在印度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已经超过了60%。印度国内市场的31,800余辆商用车里面有19,000辆是塔塔汽车生产的。CVBU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大商用车制造商和第二大客车车身框架生产企业。在南非和巴西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对于整个塔塔汽车团队来说TBEM得分600+意味着塔塔汽车已经成为了整个印度汽车业界的巨头。”Mr.Girotra说,“为了巩固我们第一的位置,我们还有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做,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产业领导者。” 

           在塔塔面前还有许多的挑战,比如增加产业投入的成本和为在不同领域的将近150款产品制定统一的标准等等。面对更加变化无常的国际市场,塔塔是否能持续其在印度国内成功演绎的荆棘与花冠的神话?

     **************************************************

            看来塔塔的品牌不错的,但不知为何在中国国内市场,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车子的销售。    

       

     

                         继续行驶在如诗如画的山谷中,乌云也散去了,有时偶尔还经过小隧洞,但都不长,还有的干脆是明洞。 

        

                         又一个明洞。 

        

                         乌云又开始在山谷间翻腾。 

       

     还是明洞。

                         景色虽美,但危险无处不在。 

        

                         雨没有下下来,太阳却出来了。 

        

                         山间小瀑布, 

        

                         靠边休息的尼泊尔货车。 

        

                         海拔并不高,2100米。 不然景色也不会这样美。    

                         这里的水一定很纯,很甜。 

        

    2022-06-15 13:05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一路上尼泊尔货车之多,可以用川流不息来形容。    

        

                         这种头对头的也应该是在休息。 

       

     车愈来愈多,应该是口岸快到了。

                         果然口岸就在眼前。 

        

                         四川成都的车,不用说,和我们的目的相同。 

        

                         房子是2014年10月修建的,半年之后成功的经受住了 2015年樟木口岸地震。中尼通关的重任从樟木口岸转到了吉隆口岸后排上了大用场。 

        

                         左边是来时路,右边是口岸。 

        


       往口岸去的方向。  

      

                       

        又一辆四川成都的车。


                         大把的尼泊尔货车,排队进行进口货物查验。 

        

                         这是一家纯净水公司的货车,广告都脱落了,也不弄一下。 

        

                         抢拍这些花花绿绿的货车。 

        

                         在国门前打个卡。 

       

     排长队出关的尼泊尔车队。有一点疑问是,为什么看不到中国的车辆呢?

                         国门的左边有一个叫“隆隆”的商店,我们进去逛了一下。 

        

                         这里也自然属于“珠穆朗玛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隆隆商店里有兑换尼币的业务,出于好奇,我们说兑换100元试试,但老板说起码要500元才可以,我们不是专业人仕,没有必要,只有作罢。 

        

                         再走近点看看,这个货车上的4×4不知是什么意思?是公司名称吗? 

        

                         转到国门的右侧瞧瞧! 

        

                          口岸所在地为热索村,与尼泊尔的界河为“东林藏布河”上面的桥则称为“热索桥”。

     **************************************************************** 

     热索桥

     热索桥,位于西藏吉隆(济咙)之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侵藏失败后,福康安奉命在此处设立边界标志,立有鄂博及界碑一座,碑面刻有:“钦差一等超勇公海中堂、定西大将军福、参赞四川总督部堂惠,唐古特(即西藏)以河北为界,廓尔喀(即尼泊尔)以河南为界,平分地界。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立”等字样。 [1]

     中文名 热索桥 始建时间 1792年 所属地区 西藏 类    型 界碑

     ******************************************************** 

    西藏吉隆三代热索桥见证时代变迁  

     西藏热索桥边境口岸建设进行中。 

          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修建于不同年代的3座大桥在“界河”东林藏布河上并排而立,不论是废弃的木质吊桥,损毁的钢索桥,还是焕然一新的公路桥,因为地处热索村,全都得名“热索桥”。风格迥异的三代热索桥,彼此相距不足50米,用一种独特的存在见证着时代变迁。

           位于东林藏布河上游的木制吊桥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彼时吉隆口岸往来物资依靠人力在狭窄的桥面上背进背出。历经岁月的侵袭,这座早已废弃的木制吊桥仅剩残存的钢索和黑色的木方悬在河面上随风飘摇。 

           在三座桥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一座带有金属护网的钢索吊桥,据在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11年之久的查洪斌回忆,钢索吊桥的桥面可供两人并行,而且更加安全。但由于无法通行车辆,货运往来依然要靠人工背运。

           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以及中尼樟木口岸兴起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吉隆口岸走向萧条,口岸功能基本停滞,中尼两国边民只能停留在零散商品小额自由贸易。 

           2014年12月1日,沉寂30多年的吉隆双边性口岸正式恢复通关,在两代旧热索桥旁,一座承载能力达到100余吨的双车道水泥公路桥出现在东林藏布河上。自此之后,吉隆口岸货物通过量迅速增加。

          然而,2015年,突如其来的尼泊尔“4·25”地震令吉隆口岸严重受损,钢索吊桥完全损毁,水泥桥的桥面被砸穿,桥台错位,桥墩受损。经过抢修加固后,这座水泥桥临时“带伤上阵”,吉隆口岸也得以于当年10月13日恢复通关。

           据吉隆口岸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恢复通关至当年年底,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量迅速达到6亿多元(人民币,下同),人流货流加速增长。“这在过去很难想象。”

           2018年9月,西藏官方举行中尼樟木友谊桥和吉隆热索桥恢复重建开工仪式。已被鉴定为五类危桥的吉隆热索桥完成使命被拆除,并在原位重建新桥。 

           2019年6月3日,新的热索桥正式投用。新桥桥面长110米,桥宽12米,并设有人行道。如今,全新的热索桥通车已“满月”。数据显示,期间,2.1万名游客与2186台车辆先后经此通关。

           在吉隆镇经商已有7年的尼泊尔籍商人Deny告诉记者,不通公路之前,进货靠人背,数量少。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近乎赤裸的尼泊尔背夫,脊背上承载着上百公斤的重负,虽然一趟要辛苦往返多日,一年下来也只有不足万元的收入。

          “有了公路桥以后,进货方便了许多,如今商店加餐厅,一个月就有一万多元的收入。”Deny说,他还计划着以后去广州、北京进货,再卖到尼泊尔。 

           在吉隆口岸附近的冲色村,村民次旺罗布创办了芒域吉隆啤酒厂。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口岸的开放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相信自己的啤酒销量会大大提升。

           “热索桥是中尼吉隆方向国际运输通道重要‘咽喉’,是南亚陆路大通道的关键枢纽。伴随着吉隆口岸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必将成为中国通往南亚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业务一科科长阿旦说。

     ****************************************************************

     这种一条河上,同时三代桥并存的情形,我们在进藏G318的路上过通麦天险时也见过!只不过那跨越的是内地的“帕隆藏布江”,而这却是与尼泊尔的界河!

     ************************************************************     

                         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样的位置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主要通车的为通麦特大桥为单塔斜跨大桥,原来的两座已经暂停了机动车辆的通行。

         如今三座大桥成为了一道风景线。最低矮的那座为一座铁索桥。

     1、第一座通麦大桥:1950年代修建,2000年易贡湖大溃坝冲毁它(远在墨脱县背崩乡的雅江解放大桥也被冲毁)。

     2、第二座通麦大桥:2013、2015年连续出故障。

     3、第三座通麦大桥:2015年底通麦特大桥通车,设计为单塔单跨跨自锚式空间主索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为单塔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415.8米,主跨为256米,高59.5米。

     第一座大桥被冲毁 

           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湖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原有的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当时连远在墨脱县背崩乡的雅江解放大桥也被冲毁。 

           通麦大桥是一座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得以畅通。通麦大桥每次只限两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 而且出于安全考虑,一般是不允许对通麦大桥拍照的。 

     如今原有的双塔双跨大桥已经暂停了机动车辆通行。 

     第二座大桥故障 

     2013年铆索脱落

           2013年8月2日23时27分,通麦大桥铆索脱落致使桥面垮塌。有两名波密县当地村民失踪,另有2名游客也在大桥垮塌后失踪,因大桥垮塌失踪人数增至4人。桥上一辆货车坠入河中,车上乘坐两人,均已失踪,交通中断。

           经调查,货车上两名司乘人员系波密县易贡乡贡仲村村民。另外,大桥垮塌后还有两名游客失踪。两名游客均为徒步进藏,为一男一女。

            通麦大桥当地交通部门事发后在通麦大桥两侧设卡,实行交通管制,劝返、疏导人员和车辆,并做好失踪司乘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1] 

            经各方艰辛努力,2013年8月2日因垮塌断通的川藏公路通麦大桥经过40天的紧张抢通施工,于2013年9月10日上午顺利恢复通车。 

            施工利用老桥恢复保通,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边设计、边施工,抢工期、抢时间,确保了抢通保通施工科学合理、有序有效进行。 

           2015年钢架结构错位2015年1月26日上午因钢架结构错位致交通中断,车辆一律暂停通行。截至26日15时,维修工作还在进行,通车时间未定。守桥官兵提醒,过往司乘人员及自驾、骑行游客需调整出行安排。

    第三座通麦大桥     

                         三桥并存 

             通麦特大桥(2)2015年底通麦特大桥通车,设计为单塔单跨空间索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为单塔的支流易贡藏布,桥梁全长415.7米,主跨为256米,墩高59.5米。

            通麦特大桥于2015年11月28日顺利完成交工与专项验收,11月29日起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正式通车。

            通麦特大桥其主跨度达到256米,单塔高59.5米,中心桥面高出江面60米,为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桥宽12米,设计基准使用年限100年 。

     *************************************************************** 

     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热索桥去实地参观,仅在口岸附近逛了逛。 

        

                         网巴 

        

                         超市 

      

      ANTA的 广告无处不在!

                         这辆车不是TATA。 

        

                         前来观光的人还不少。 

        

                         车身的广告画,鲜艳无比。 

        

                         西藏林芝地区的车。 

        

                         还有旅游大巴。 

       

     

     昆明的车。

                         在口岸周边瞎逛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小时后,决定回程了! 

       

     河的对岸就是边境的铁丝网。

                         口岸公路是G216的终点197公里。 

        

                         但可以看出里程碑原来的字样是93公里,应该原来是从吉隆县算起,而197公里则是从萨嘎县城算起。

     未完带续     

    2022-06-15 16:52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谢谢你的关注。别着急,帖子在编辑中,

    2022-06-27 22:45 来自广西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上上楼:

                         和小七一起合影,告别口岸。这么远,这一辈子,很可能不能再来了! 

        

                         回程时,天上乌云已经散去了! 

        

                         飞石路段,观察通行,提醒是实实在在的! 

        

           回程的路上居然一辆尼泊尔的货车都没有遇到!应该尼泊尔货车的规律都是上午进出中国,不管是进货还是出货,都一样,中午赶到货物集散地——吉隆镇,卸货装货,然后上午驶出口岸, 

        


                         回到了冲色村,孔桑桥。 

        

                         云层又开始在山谷中翻滚。 

       

     新江村的房屋,每栋屋顶上都高高的飘扬着国旗。这是边境村镇的常态。

                         虽然是走回头路,但山谷的美景仍然扣人心弦。 

         

                         回到吉隆镇范围了。 

        

                         小小的一个镇居然还有外环路。 

      

      还有“美多当仟大道”特象香港的街名!

                         因为已经退了房,吉隆镇上也就不去了。 

       

     

                         公路上遇到这些大爷,只能慢慢跟着,持机而过。 

        

                         过如嘎村。 

        

                         这个景点叫“日吾班巴”,往左走,可去“日吾班巴雪山” 

        

                         日吾班巴雪山由于赶路,这个景点我们来时并没有注意到。 

        

                         遇到一辆车,开始以为是尼泊尔的,结果是JMC。 

        

                         沿途依然风光迷人。 

        

                         又是一辆国产合资车。 

        

                         甘肃开过来的“东风天龙”大货车。是送出口尼泊尔的物资到吉隆镇去了吗?应该是! 

        

                         经过措当村,吉隆县还有51公里。 

        

                         公安营房。 

      

      回到了“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

                         又是“东风天龙”。 

        

                         “英雄沟”还能再见吗? 

        

     

     开始爬山  

                   来自四川的车,没看清什么车型。

                         来了一辆当地的车,好象是广汽传祺。 

      

     夏村。 

      

                         驴友。 

        

                         川S——四川达州的车。 

        

    路虽然不是很宽,但路还是不错的!

        

                         比起从吉隆镇到口岸的山谷美景来说,这里就差多了! 

        

                         安全第一,转弯必鸣笛。 

       

     

                         回到了“贡达桥”。 

        

                         贡普村。 

      

      

                         来自甘肃的车。 

        

                         这个山体,有点荒良。 

       

     

            如果是晚上开车,这样的悬崖,又没有护栏,可真够悬的!这个车是工程车吗?KAMA 牌,山东车子,内地很少见。 

        

                         本地车。 

     

       

                         虽未全晴,但雨是不会下了。 

        

                         川U——四川阿坝州的车牌。 

        

                         沃玛村——有点象沙谟地区。 

        

                         鲁Q——山东省临沂市车牌。 

        

                         回到“昂多桥” 

        

                         加木村,江曲桥。 

        

                         进入吉隆县城地段。 

     未 完待续

    2022-06-28 15:12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上楼:

                         穿越县城。在口岸吃过中饭,没有停留。 

       

     天气还算正常,只是傍晚可能有雨。

                         修隧道的工程车。 

        

                         隧道工地、 

        

                         翻孔塘拉山。很快这将成为历史! 

        

                         又到了山顶。 

        

                         X214线——就是原来的加吉线,现在正在修成新的G219线,所以限速。 

        

                         修新G219的百川建设公司还承担修孔塘拉隧道的东头! 

        

                         已修好的部分则树立了G219的新里程碑。 

        

                         车队在刚刚修建好的新G219公路上奔弛。 

      

      趁无人无车时,我们也在这新路上打个卡。

            佩估湖到了!在没有规划把X214转为新G219时,佩估湖是完全没有被开发的,在最开头我提到的笑非的游记里,他经过加吉线时,佩估湖就是荒湖一个!现在这一带都列入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范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处于正在开发中,我们应该算是刚刚开发的景区的第一批不收费的旅客!     

         开发园区内有用藏,汉,英三种文字闹哄哄写的大石碑!(我们已经见过好几次了)正面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反面则是保护区的基本介绍: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10月成立,1994年4月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位于北纬27度48分——28度19分,东经84度27分——88度21分之间,总面积为3381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旁边还一块专门说明“佩枯湖和希夏邦马峰”的大牌子。 

        

                         图标 

        

                         背后就是“希夏邦马峰” 

        

                         还好,有一辆内蒙鄂尔多斯的游客车辆作伴,不算孤独。     

                         说话间,又来了一辆越野车。 

        

                         拍个全景。 

        

                         抓紧时间打个卡。 

        


                         现在已经是下午7点了,天气也变得差了起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也未能下到湖边去看看,就沿着公路,慢慢走,边欣赏湖和雪山,也不耽误赶路。 

        

                         左边那个有个尖顶的就是“希夏邦马峰” 

     *********************************************************************

    条希夏邦马峰    

           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也常说海拔8012米、8013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它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处北纬28°21′18″、东经85°46′44″,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的著名高峰之一。

          它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的两个峰尖。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海拔5000~5800米之间的冰塔区,长达几千米,景象形态甚是奇异,宛若 “冰晶园林”,但其上又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巨冰雪崩。藏族人民有许多神话和歌谣称颂其为吉祥的神山。

     2地理位置 

           主峰以东3千米处为希夏邦马东峰(摩拉门青峰)7703米。摩拉门青独特的峰形似乎比希夏邦马峰更加抢镜头。在当地的传说中,希夏邦马峰是一位性格冷酷的女神,摩拉门青是她的丈夫,北侧一座山顶平平的山则是她的情人。摩拉门青在与情敌的决斗中,砍掉了对方的头,自己腹部却也中了一刀,腹中的肠子流出来,形成了绵延的冰川。

           主峰东南2.6千米处为希夏邦马东南峰(班马利峰)7486米。 

           主峰东南5.7千米处为希夏邦马南峰(雅南利峰)7119米。 

           主峰西北7千米处为希夏邦马西峰(勃隆利峰)7292米。 

           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的两个峰尖。 

     3地质山貌 

           希夏邦马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褶皱带的北部,各岩系构造与山系走向大致吻合,由厚度达千米的变质岩组成,其谷底的一道道冰川终泽垅显示了250万年以来这里的冰川发生的剧烈运动,在此附近地区还发现了一批巨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大量的辨鳃、菊石及海星化石等,证明了这一地区的沧桑变更。

           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大体上与珠穆朗玛峰相似。每年4月和5月、10月和11月,在此期间内的一个月,连续2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1~2次,相隔时间大约5~19天,是登山活动的好时期。

     4攀登难度 

           希夏邦马峰地区气候变化无常,藏语“希夏邦马”即为“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之意,但藏族人民却称颂它为“吉祥的神山”。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个枯岗日山脉的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马峰周围。北坡横对着13.5公里长的野博康加勒冰川,与它平行的是达曲冰川 。北山脊以东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长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带。在海拔5000~5800米之间为冰塔林区,延绵达几千米,在其上又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冰雪崩,攀登极其困难。到达顶峰之前的一道刀刃山脊上的雪层极不稳定,异常凶险。

          截止2003年底,希夏邦马峰仅仅有201人次的成功登顶,同时还有19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5气候特征 

            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大体上与珠穆朗玛峰相似。珠峰地区气候大体上来说是,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和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到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到风季的秋季。 

          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和最佳季节。希夏邦马峰是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在此期间内的一个月中,连续2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2~3天,3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1~2天,相隔时间大约5~19天,是登山活动的好时期,登山要注意高原反应,要用携氧气。 

     6进山路线

            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过江孜、日喀则达协格尔,行程670公里。再西行经定日门哈墩约138公里,继续西行50公里后南下,沿简易公路行20公里即可到希夏邦马北麓,野博康加勒冰川北侧终碛垅便是海拔5114米的登山大本营。

     7登山历史

          1964年5月2日,许竞、王富洲、张俊岩、邬宗岳、陈山、索南多吉、成天亮、***扎西、多吉、云登等10名中国登山队队员首登希夏邦马峰。标志着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极高峰,已全部被人类踏足。

          1981年5月,新西兰高山俱乐部9人,分三批登上了希夏邦马峰的东卫峰--海拔7703米的摩拉门青峰。

          1982年4月,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11人,登上了希夏邦马峰西北方向海拔7292米岗彭庆峰。 

          1987年9月18日,20世纪最为伟大的登山家之一波兰人库库齐卡(Jerzy Kukuczka)登顶希夏邦马峰,完成了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时7年。他是世界上第2位完成此项壮举的登山家,而且所用最短,同时他所选择的攀登线路也几乎都是最危险、最困难的路线。他的壮举还在于他进行了9条新路线,一次单人,5次阿尔卑斯法,4次冬季的攀登。他的强项在于他的毅力。他的同伴提卡(Voytek Kurtyka)说:“杰里克是我遇见的登山者中最坚强的,突出在于他忍受痛苦和藐视危险的能力。同时,他着魔于一种领先他人的内心冲动。象他这样的人,遇到障碍时,不是粉碎困难,就是撞破自己的头。”

          1994年,“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该峰。 

          1995年,一支西班牙登山队打破传统路线的唯一性,从南坡登顶成功,并命名为“菲哥瑞斯路线”。 

          1999年10月5日,美国最为伟大的登山家ALEX LOWE在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遭遇雪崩遇难。 

           2001年9月21日,韩国登山家NM hong-Gil登顶希夏邦马峰,完成了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时12年,他是世界上第9位完成此项壮举的登山家。 

           2002年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五名队员在希夏邦马西峰(海拔7292米)因雪崩遇难。

           2004年,法国著名登山家拉法尔(Jean-Christophe Lafaille)沿希夏邦马峰南坡单人登顶成功,这是喜玛拉雅山区历史上第一位以阿尔卑斯式在冬季、无辅助氧气支持下进行的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

           2009年9月,中国2009希夏邦马峰登山队6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 

     2002年山难

           2002年8月7日,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北京大学登山队的5名学生——林礼清、杨磊、卢臻、雷宇、张兴柏,在冲击顶峰途中遭遇雪崩,全部遇难。登山考察 

           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许竟、张俊岩、王富洲、邬宗岳、陈三、索南多吉、程天亮、米玛扎西、多吉、云登十人,首创登上顶峰的纪录。

           1981年5月,新西兰高山俱乐部布鲁斯等9人,分三批登上希夏邦马峰的东卫峰——海拔7705米的摩拉门青峰。

           1982年4月,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森本陆世等11人,登上了希夏邦马峰西北方向的岗彭庆峰(海拔7292米)。

           从1980年~1990年10月间,先后有17个国家的19个队计107人登上了这座山峰。

     相关新闻 

           尼泊尔时间2010年5月17日上午11:30分,西班牙女登山家埃杜尔纳·帕萨班(Edurne Pasaban)顺利登顶希夏邦马峰-这座横亘在她身前许久的山峰,成为继吴银善之后第二位登顶全部14座8000米极峰的女性。

           南迦帕尔巴特,2007年又登顶了布洛阿特峰。 

           在完成了9座极峰后,埃杜尔纳开始将目光集中在“女性14座首登”的竞争中,并和队友艾西亚·伊扎奎尔(Asier Izaguirre)、 阿莱兹·奇康(Alez Chicon)、费伦·拉托雷(Ferran Latorre)、伊格纳西奥·德尔加多(Ignacio Delgado)开始了几年的搭档攀登。接下来的2008年他们登顶马纳斯鲁和道拉吉里峰,2009年完成干城章嘉峰。2010年4月17日下午2点10分左右登顶安纳布尔纳峰,5月17日上午11:30分登顶希夏邦马,终于宣告了Edurne Pasaban为期10年的14座8000米极峰征程的结束,成为全球女性第2位、总共第25位完成这一伟大项目的登山者。吴银善是全球第24位完成这一项目的登山者。

     8主要生物 

           希夏邦马峰的动物资源也独具特色,其中比较重要的品种有野驴、嵩羊、太阳鸟、小熊猫、长臂叶猴等等。

     9概况 

           极高海拔攀登由于缺氧、山体地形复杂、气温极低等特点,危险性非常大,登山者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技术、体能等训练以及高海拔环境适应,并办理相关登山手续,不可盲目、违规攀登。一般认为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需要7000米级登山经验。

     *****************************************************

                         碰到一个重迭数字的里程碑,打个卡。 

        

                         还在湖边。 

       

     

                         再打个卡,虽然现在这里除了几块宣传牌外,什么旅游设施也没有,旅客也很少,但相信,再过几年,这里一定会有巨大的变化。 

        

                         野生动物出没,请减速慢行!但这次我们并没有遇到!应该还是有的,前面提到过的笑非的贴子里,就说过他遇到过狼!     

                         乡,村,对湖的管理公示牌。 

        

                         再看一眼湖和山,这是永恒的记忆! 

        

                         遍地的牛和羊更今人难忘。 

        

                         湖和山都慢慢脱离了我们的视野。 

        

                         公路提示牌由X214变成了G219,因为才修的,路基不稳,不充许停车。 

                         路已经修得不错了。 

        

                         又走了近40公里。 

        

                         经过村庄的路村庄负责。 

        

                         寺龙村。 

        

                         离G318只有5公里了。而到目的地“岗嘎镇”则还有137公里,至少还要2个小 时,也就是说要晚上10点以后了。导航上显示的还是X214县道。 

        

                         过了桥,就是G318了。 

        

                         到达G318,在交岔路口打个卡。 

        

                         遇到的第一个里程碑是G318-5214.G318的终点樟木口岸的里程是G328—5476公里。 

       也就说,如果反方向去樟木口岸的话,还要走5476-5214=262公里。 

      

                         羊群也回家了。 

      

     晚上10点如期赶到“岗嘎镇”,机会不好,遇到了大雨,商店大部分关门了,好容易找到一家没关门的饭馆,也不管价格,胡乱对付了一顿,旅社也是没得选,200元一晚,也只得住了,不过条件还可以!一切搞完,也是11点多了。 

      

                         我们住的这家旅社是“哈呼宾馆”东北人开的,第二天白天拍的。 

     8月24日完     

        

    2022-06-29 01:50 来自上海 回复
    贺太航 楼主 关禁闭 已屏蔽
    海景
    0

    接前

                        32. 岗嘎镇—白坝—定日县—拉孜县—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 

     第四十七天: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天气:  阴天 

     行程:岗嘎镇—白坝—定日县—拉孜县—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 

     公里数:427公里                                             

     住宿:热龙乡     

                          由于昨天到得晚,宾馆条件又好,就多睡了一会儿,出发时已经是快11 点了,天气仍然是阴天有雨!今天计划是在羊湖边的浪卡子县住宿,想第二天再好好看看羊湖,但这个时候才出发,能不能如期赶到,就很难说了,走到那算那吧!

     

    今天赶到“热龙乡”就住宿了,离浪卡子只有一步之遥 

         

                        在从白坝左拐翻越“加乌拉山(海拔5220)”的“珠峰路”修好之前,去“珠峰大本营”是从“岗噶镇”去的,就象现在我们从G219过来,要去“珠峰大本营”的话,也可以从“岗噶镇”走S209走,这样可以少走一点路,我们知道,从2006年11月1日起,经珠峰路去“珠峰大本营”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小车带司机400元,其余每人180元。那么从岗噶镇走S209是不是可以不用交费呢?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在临近“绒布寺”的公路边就有一个检查站,专门查验去“珠峰大本营”的门票,如果没有买,就得补买!而这个检查站的位置就是要去“珠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上,是不是还有其它去珠峰的路,不得而知,但我想即使有,也只能是小道了!退一步讲,我们没有必要为省几个门票钱去费尽心思,既然我们历经千里来到珠峰,出点钱,为保护珠峰出点力,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样想,买票进大门,也就心安理得了。

         

                        经过“梅木村”

       

      

                        典型的藏式民居。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白坝去往“珠峰大本营”珠峰路的大门路口边。

     

        

                         2016年8月我们就是从这座大门进入珠峰路,可惜在“加乌拉山(海拔5220)”的山顶,小七撞山出了事,事后修好车后,我和老婆虽然还是去了“珠峰大本营”但同去的另一对好友夫妇却在离珠峰近在咫尺的地方不得不返回家乡!(加乌拉山离珠峰大本营只有20公里左右了)真可谓是天大的遗憾!

         

                        公路边的大幅标语牌还满多的!

        

     定日县城并不在G318的公路边,而是要向左转进几公里,前面过了白坝,再翻过“嘉措拉山”就是老G219的终点拉孜县。

                        但现在定义了新G219后,拉孜县已不再是G219的终点了,如图,现在的G219如果从萨噶县算起的话,到定日县,上,下两条路都称为G219,往下便是去定结-岗巴-康马-洛扎-措美-隆子-米林-墨脱-……最后到达广西的东兴。反正一个原则。就是沿着边境线最近的公路走。

     

        这是快到白坝时,通往定结的新219线的示意图,但这条叉路口,由于没有注意,并没有看到!

                        白坝到了!进出都有安全检查站。

      

       

                        凡是奶牛,藏族同胞都会对其有所打扮。

         

                        又来到了“珠穆朗玛国家公园”记念碑处。

         

                        有一块用藏,汉,英三种文字书写“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简介”的石碑。

         

                        虽然上次来时打过卡,但还是要再打一下!

         

                        现在海拔是4600米左右。

        

     

                        继续前行,见到一大片政府为藏民统一修建的漂亮的藏式民居。听说基本上是免费的。

         

                        两只硕大的藏牦牛,不知道是不是铜制的?

         

                        依靠党的好政策,勤劳致福奔小康。

      

       争做神圣国土守卫者,幸福家园建设者。这三个造型建筑,上次(2016年)来时没有见到!

                        这个原来好象有。

     

        

                        继续前行,经过洛洛曲2号大桥。

        

     

                        经过洛洛曲1号大桥。

         

                        准备翻越“嘉措拉山”。

      

       

                        嘉措拉山顶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您已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牌坊拱门,记得2016年到达这里时,简直是异常的兴奋!今天又故地重游,照样打个卡!

         

                        自然,标高石碑也得打个卡。

       因为来过,所以也没有在山顶作过多的停留。 

     

     山顶不同的是,多了一块“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大的卧石碑。

                        还有一张“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图”标有红色的区域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包括我们去过的吉隆口岸等地。

         

                        由于正是中午,游人少,几个卖记念品的藏族人,正聚在一起,津津有味的下着不知是什么棋(好象是用小石头摆的)

         

                        看了一下高度表,显示5200米,跟标高石碑上的差不多,只是表被套圈了。

        

     下山后,我们特地离开G318来到了老G219的终点,拉孜县的查务乡,见到了“G219终点记念碑”

                        在查务乡G219终点牌坊前打个卡。但这里有二个小问题,一个是老G219是从喀什的叶城为0公里开始计算的,而牌坊里只写了喀什,而没有写叶城。第二个是前面的计算都是全长为3140公里,而这里明显写明是3138公里,少2公里。但这都不应该是问题,叶城属于喀什,写喀什也没有错,少2 公里是指里程碑,但真正到与G318的交会处还有2公里左右,也是一致的。

        

     

                        专程跑到G219的2138里程碑处打卡!顺便休息一下。

         

                        公路边有好多珠象麦穗一样的东西,这应该是西藏特有的青稞吧?

      

       这一大片都是,但这田间管理也不够意思,可以说是和杂草长在一起!

                        这是我们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观察青稞!

        

     

                        除了这一大片外,其它的地方都是野草荒地。

     ******************************************************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三秆直立,光滑,高可达100厘米,叶鞘光滑,两侧具两叶耳,互相抱茎;叶舌膜质,叶片微粗糙。穗状花序成熟后黄褐色或为紫褐色,小穗颖线状披针形,被短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外稃先端延伸,两侧具细刺毛。颖果成熟时易于脱出俘体。 

           中国西北、西南各省常栽培。适宜生长在高原清凉气候。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

           青稞是中国藏区居民主要食粮、燃料和牲畜饲料,而且也是啤酒、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原料。

     形态特征 

            一年生三秆直立,光滑,高约100厘米,径4-6毫米,具4-5节。叶鞘光滑,大都短于或基部者长于节间,两侧具两叶耳,互相抱茎;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0厘米,宽8-15毫米,微粗糙。 [2]   

         青稞

         穗状花序成熟后黄褐色或为紫褐色,长4-8厘米(芒除外),宽1.8-2厘米;小穗长约1厘米;颖线状披针形,被短毛,先端渐尖呈芒状,长达1厘米;外稃先端延伸为长10-15厘米的芒,两侧具细刺毛。颖果成熟时易于脱出俘体。 [2] 

           主要分类

     1.       按其棱数分,可分为二棱裸大麦、四棱裸大麦和六棱裸大麦。中国主要以四棱裸大麦和六棱裸大麦为主,其中西藏主要栽培六棱裸大麦,而青海主要以四棱裸大麦为主。不同棱的裸大麦其性质也略有不同。 [3] 

     2.       按其颜色分,又分为白青稞、花青稞、黑青稞、紫青稞等。 [3]  

     3.       按春化阶段分:青稞的春化阶段对温光的要求分春青稞和冬青稞。 [4]  

     4.       按品种的来源分:青稞品种的来源分本地青稞和引进青稞。 [4]  

     5.       按青稞芒分:青稞的有芒青稞和光头青稞。 [4] 

    产地生境 

           中国西北、西南各省常栽培。适宜生长在高原清凉气候。 [2]  青稞是高原谷类作物,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  

       

          青稞 

     生长习性 

           青棵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农作物,对寒冷和贫瘠适应性强。一般3-5月播种,7-9月收割,所以在栽培史上称为春性裸大麦。一般生产期为100-130天,苗期能经受-10℃左右的低温。花期在9℃时不致受害。乳熟期仍能抵御-1℃的低温。在最暖月平均温度接近10℃,日平均温度高于5℃的延续日数仅120天的高寒地区,青棵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3]      

    未完待续

    2022-07-29 19:14 来自广西 回复
    系统故障
    发表回复
    更多精彩

      加载中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取消
      确定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