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章的开头,要先感谢下轮胎论坛的大佬@wymon9857和他的轮胎贴给了我很多参考。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bb865e10f1adada5/107310392-1.html#pvareaid=6845241
-------------------------------------更新于2025/2/1--------------------------------
春节跑了一趟短途的高速,往返总里程640公里,轮胎总里程累积约2000公里。很凑巧的去的时候是晴天,天气好路况好,回来的时候下小到中雨,湿地,有点堵车
干地刹车还是老话重谈,跟原车CTT差不多,但因为没有其他轮胎的比较,考虑到高配版是PRIMACY4,刹车距离37.2米,欧标BAB,那这个胎按其他评测考虑100-0也就是40米左右。
湿地刹车碰巧试了一次,90-10急刹,距离30多米,刹住了,最后停住的时候出了一下ABS尾速目测有10左右,抓地力跟新的CTT比感觉弱一点,但比劣化的CTT好多了。我有个习惯是急刹时如果距离还够,我会松一下刹车往前走一点,防止被亲屁股。
这车的特性本身刹车感受就软,这轮胎更软,所以我重刹是从不纠结,一脚到底。
噪音,上了100后,就大差不差了,嗡嗡作响,到130就得加大音量了。但也看路,比较老的路面噪音大,路面新一点的明显小很多。
操控,也就那样,最高拉到130在车流穿梭,也没有太多多余的晃动,路上的起伏过滤比CTT好多了,之前第三排会起飞。
-------------------------------------以下为正文内容---------------------------------
我的车原车是固铂CTT,SUV胎,传祺M6Pro,一台不大不小的MPV,里程5.7万公里。原车配的胎,在欧标中属于CBB级别,找了个最接近的规格参考
而换掉它的原因也很简单,老化,掉皮,吵。这个胎让我很不爽的就是2年时前轮有明显的掉皮问题。考虑到一家子出门和春节旅游出行的安全,决定尽快换胎。
前轮离安全线1.5mm左右,两侧掉皮严重,排水沟裂纹明显
后轮反倒没啥问题,就是略有老化的纹路,理论上再3万都没事
换之前看了很多评测,包括此地无根的多年德国测评,初步考虑选以前老车用过的韩泰H452,新款H462,朝阳1号,朝阳RP76和A107这些205规格下很常见的型号,还有冷门渠道麒麟990,路航这些轮胎。
肯定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不考虑合资胎,就一个字“穷”,轮胎在车的费用里也不算是个小件了。固特异,米其林倍耐力的胎固然好(也得是御乘这些高级别的)但价格也摆在那,中低端胎合资就有点不伦不类的,尤其是邓禄普的LM705这种大牌垃圾。对于途虎京东的定制的雷神之类的胎不想去赌运气,还有UCJ,UCT这些品牌定制型号,我更青睐品牌在国内外都有销售的型号。反正我赌的从没好过,也就不赌运气了。
花了很多时间看欧标的数据,直到有一天看到大佬发的轮胎评测,像看到了一个轮胎的新世界。
因为开的是MPV,注定开这车的都是跟运动,操控,极限驾驶无缘了,所以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这几条
1. 欧标对标CTT即可,也就是CBB
2. 静音,CTT欧标静音是B,实际吵得要死
3. 湿地刹车不能太差,毕竟是一家子的安全
4. 省油,算加分项,不是一定要有,这车嘛,市区油耗10L往上,懂的都懂。
So,最终按这些标准过滤完就剩下了万力SP022EV,韩泰H462(按欧标,其实有点不达标),麒麟990和路航LS588
然后线下问了一圈,麒麟系直接没有找到门店,PDD和途虎京东都没有官方店。韩泰H462京东官方店没货,H452又死贵(都清货了还卖得非常贵),因为考虑有试错成本,第一次还是选了一家当地万力线下门店,350一条,换了两个前轮。然后两周后,看到京东大促,281一条又入手换了两条后轮。万力SP022的欧标为BCB,实际上车时带EV的版本,滚阻更低。
欧标,同尺寸同规格。其他网站的评测,可以直接百度搜SP022EV,有两家做过这款轮胎的评测
工艺挺糙的,合资就不会这样,合模线的毛刺挺严重的,这模具也不换新的。侧面的印模也都是毛刺边,都没有修整。
尺寸是215/55/R17 94V,这个尺寸没有静音棉,胎冠胎侧是5+2,属于相对皮实的结构,3T:420/A/A。对比CTT是440/A/A,耐磨差不多。
其他数据参考这个吧
胎侧和胎冠都比原车CTT要来得软一些,尤其胎侧,这种感受就注定了这胎不太适合低胎压,同时操控也会差一些,支撑力不足。
很巧两次买的轮胎,批次都是2442,都挺新。
截止到目前,开了1000公里左右,刚换了前轮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居然是方向轻了非常多,照理说电动助力的车不可能有这么明显的差异,但真就是如此。目前前轮2.6,后轮2.5。
静音:优秀,原车胎的胎噪加上箱体共振,在粗糙路面就是嗡嗡作响非常炸裂。现在会好一些,尖锐的声音少了一些,腔体共振也变少了。用手机测试车内噪音,少了2-3db,算是不错的成绩。在较好的铺装路面只能听到细微的轮胎滚动声和发动机的噪音。原车隔音就很一般,能够获得如此明显的提升完全是意外的收获。
操控:操控,跟原车差不多,本身MPV就没什么操控可言,侧倾也大,同样速度过立交转盘的感受差不多。
刹车:偏软,对比原车,刹车要踩深一些,停的距离差不多,但是刹车的时候支撑不足,会有点心虚
滚阻:滚阻明显降低,在日常上下班的下坡滑行距离明显变长,速度的衰减低了不少。
舒适:轮胎会更软一些,过坑过坎的时候不会硬邦邦的,胎压打到2.7了。对细碎小石子的感觉也变弱。
胎壁强度:原本觉得胎壁软支撑会差点,但从停车的轮胎状态看,CTT反而显得还更扁一些。
其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胎噪降低,总是轻轻一脚油门速度就从40-80了,感觉车提速变得轻快一些。
后续等5000/10000公里后再来补充吧,一年后见。最后,还是感谢一下@wymon9857的辛苦。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