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行家精选推荐
热门
遇见未知的自己
1512 28 发布于 广东 2025-01-23 14:57:27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大旅行家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三十而立,逐梦而行

单人单车,历经国内五条极致景观大道,跨越高原、峡谷、戈壁、平原、无人区,行程12881公里,我能遇见怎样的风景?

年少时的我揣怀着个小小的梦,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徐霞客一样游遍祖国的万里河山,去领略华夏大地的人文历史、山川湖泊。可不知不觉就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似乎那个二十岁少年的梦,真的好像就只是做个梦而已。

我从睡梦中醒来,充满迷茫、困惑与惶恐,人到底该为什么而活?我想到了那些虔诚的信徒,想到了他们的“三步一叩”。到底是什么驱使着他们不惧艰辛、不远万里的前往目的地去朝拜?

既然不知道答案,那就去寻找答案。看着楼下伫立在寒风中的“小六”,我好像想到了要做什么。

憾憾而去---G214滇藏线

经过两个昼夜的赶路,我又一次站在了滇西的土地上。脚踩在雪地里,望着上一次匆匆路过的白塔,一股怀念的思绪萦绕上了心头,谁又是你心中的“日月”呢?也许是经过一年的离别,突然的海拔爬升让身体了有些许的不适应。但随着穿过金沙江河谷,不适感让满心的喜悦所替代并逐渐消失。

云南---白马雪山

白马雪山是此趟行程翻越的第一座4000米级高山垭口,随着海拔的爬升,前方渐渐被薄雾笼罩,随之而来的是茫茫白雪。这是我亲历的第一场雪,有欢喜有担忧。喜的是随着白雪的覆盖,仿佛是驶进了林海雪原一般的场景里;忧的是下雪了,还能不能见到心心念念的梅里十三峰?

德钦-雾浓顶

我的担忧最终还是成了真,随着冷空气南下大雪不断,远处的梅里雪山群一刻都未显露过它的真容。在-17℃的天气里坚持了两天后情况仍未见有好转,不得已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德钦县。沿着214国道一路北上,在澜沧江河谷邂逅了千年古盐井后到达芒康县城,到此结束滇藏线的行程。

德钦---金沙江

向山而行---G318川藏南线

在芒康县城向西转道,时隔一年我又再次进入了G318川藏南线,我怀着寻找“山的那边是什么”的心情继续前进着。在翻越觉巴山后即将迎来318线最高海拔的垭口,这也是我将翻越的第一座5000米级高山垭口---东达山垭口。

西藏昌都---东达山

不论是对于平原地区生活的我还是有着7年车龄的“小六”来说,5000米海拔都是一道坎。还好我跟“小六”都比较坚挺,人和车均无任何意外的又一次突破了自己。这使我信心大增,不再惧怕接下来所需要面对的诸多5000米级以上高山垭口。

西藏昌都---东达山垭口

沿着318国道继续向西而行,翻过怒江72拐到达怒江上的怒江大桥,我停下车来凝望着那条孤独的伫立在岸边的英雄桥墩,在鸣了两声长长的喇叭后迎着夜色继续穿行在怒江河谷。经然乌湖、通麦大桥,再顶着鹅毛大雪翻越色季拉山到达林芝市,至此川藏南线的行程将告一段落。

西藏昌都---业拉山怒江72拐

无尽荒凉---G219新藏线

到达林芝后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走上林拉高速前往拉萨,而是向西南方向拐进了219国道,直奔着雅鲁藏布江上的南迦巴瓦峰而去,这是我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

沿着雅鲁藏布江向南而行,一路绵延几十公里的桃花林令我震惊不已,要是等到来年三四月份桃花盛开之时,那该有多美!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桃林

随着海拔的再次爬升,远处山峰也逐渐变得朦胧起来。这就是高原地区,似少女般让人捉摸不透的气候变化。也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十人九不遇”,同样在此坚守了两天都没能等到南迦巴瓦云开雾散的那一刻。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行程,只得趁夜幕降临之前,迎着漫天大雪继续穿行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之中 ,带着又一份遗憾朝着珠峰及阿里方向前进。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峰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

离开大峡谷,路过西藏四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有种蓝,叫“羊湖蓝”。与它遥遥相望的,则是西藏三大冰川之一的卡若拉冰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它的雪线正逐年上升,也许有一天,它也会彻底的消失。

西藏山南---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

西藏山南---羊卓雍措

继续来到西藏的第三大湖泊,冬季的普莫雍措湖面已是厚厚的蓝冰,走在冰面让人有种踩在了贝加尔湖上的错觉;远处的藏南第一高峰库拉岗日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圣洁而又神秘。在这里我终于等来的此趟行程的第一座日照金山,内心满是愉悦与欢喜。

藏南第一高峰---库拉岗日

再顺着珠峰108拐爬上加乌拉山口,继续向前行驶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珠峰大本营。也许是本已身处5200米海拔的缘故,当我站在这座世界第一高峰面前,突然感觉它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

西藏日喀则---加乌拉山口

西藏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离开珠峰继续向前路过聂拉木县,这是许多人高喊着“此生必驾318”的终点站,但大多数人的终点却只停留在了拉萨。往后的路途,行驶在两三百公里都见不到一辆车、一个人或是一间房屋的阿里高原上。有的,只是偶尔在路边出现的小野兔、野驴群或是零星的藏羚羊,以及时不时狂风暴起的沙尘暴和令人感到无尽荒凉的孤独感。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也许是对自己身体过于自信的缘故,当站在海拔4600米的佩枯措湖边远眺着前方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时,便情不自禁的迎着风小跑起来。殊不知正是这阵看似不起眼的风,突然强大到足以将我整个人原地吹起。突如其来的窒息令我感到无比的恐惧,是那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还好,我急忙转过身来背对着大风,俯下身子急促的呼吸着。恰巧旁边有对广州自驾的夫妇,寻着他们要了瓶氧气。我很感激,在这几百公里渺无人烟的荒漠地带,在突发状况时恰巧就遇到了来自千里之外同乡伸出的援助之手。在此刻,我心中满是感激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畏惧。是的,在任何时候,人都需要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感。

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

经此变故,那种窒息的恐惧感已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在经过十七八个小时的休整和心理斗争后,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向阿里地区继续前进的念头,选择调头前往拉萨。到此,我的新藏线之行止步于距离冈仁波齐大本营580公里处。

虔诚的信徒---圣地拉萨

前往拉萨的路上,在那个偶然的黄昏时刻,我惊喜的在路边发现了前两日未能见到的珠峰。我驱车来到就近的一座土山包上,等待着它的日落金山时刻。片刻过后,周围的大地被夕阳照的通红。对当时那种状态的我来说,就像是印证了仓央嘉措的那句话:这金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几经周折,我还是来到了藏传佛教的圣地拉萨,这个多少人心中向往却用尽一生也未必能够到达的地方。恰逢今年的藏历新年与我们是一样的,所以在拉萨街头随处都能见到许许多多来自四川、青海或是云南的藏族朝拜者。他们虔诚的“三步一叩”,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妇孺,都在朝承载着他们信仰、文化和精神寄托布达拉宫走去。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拉萨是许多人到西藏的终点,奈何我是个无宗教信仰主义者,又或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错过了年少时的自己,当有一天真的站在那熙熙攘攘的布宫或是大昭寺时,我都没有选择进去。只需在门前走上一遭,感叹到这壮丽建筑背后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就够了。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苍茫天路---G109青藏线

许多年前听韩红唱《青藏高原》和《天路》,我理解不到她的歌声为什么能唱的那么深情且激情澎湃。如今的我已踏上高原,也即将进入歌中的“天路”109国道,我的内心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休息两天后,向远方邮寄了两张明信片给予年少的朋友送上祝福与祝愿后,我正式离开了拉萨。翻过那根拉山口,纳木措便豁然开朗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比邻的则是传说中与它生死相依的念青唐古拉山。我终于还是来到了这里,看着眼前的这对“恋人”,心中默念着:又完成了一个心愿。

西藏那曲---念青唐古拉山

随着“麻花”和“波浪”路段的到来,当道路两旁逐渐出现了全身缠满一圈圈铁片和线圈的热棒后,我便正式进入了植被稀疏且荒无人烟的109国道。正因为有了这一根根的热棒,才保证了这条天路上高原冻土层融化的问题。

西藏那曲---G109青藏公路

我继续前行着穿过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夜幕降临后来到了号称青藏线上“鬼门关”和“生命禁区”的五道梁。人们都说“过了五道梁,生死两茫茫”。可我是反穿的109国道,所以最艰难的那段路已经熬过来了,加之周围已是漆黑一片,便在一处加油站旁的空地上度过了我在青藏线上的第一个夜晚。

西藏---G109青藏公路

当第二天醒来时已近中午时分,睡袋外的被子表面经过一夜的低温严寒更是结满了厚厚的一层冰霜。再一看车外的温度,依旧只有寒冷的-25℃,可见五道梁那些个被人赋予的可怕“称号”是有多么的名副其实。

沿109国道继续向东出发不久便是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而公司在2016年就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2017年到2019年间在三江源高原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相关制度建设、社会参与机制创新以及公众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为三江源的生态保护肩负起守护“中华水塔”的重任。

西藏---G109青藏公路

再往前,便进入了曾经盗猎活动猖獗的可可西里地区。如今的可可西里已然成为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而道路两旁那些随处可见的野驴、野马和藏羚羊等,足以慰藉那些曾经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净土的巡山队员们。

西藏---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

翻过唐古拉山口,再经不冻泉来到昆仑山山口,你能看到“巍巍昆仑,万山之祖”的牌匾。顺着昆仑山口而下,海拔速降至2600米左右,气温随之升高起来,四周也不再是冰天雪地的场景。至此,一千公里的青藏线“天路”段便已走完,剩下的尽是一片坦途。

青海---唐古拉山口

青海---昆仑山口

一眼千年---河西走廊

走完深邃浩瀚的大峡谷、冰封千里的雪域高原和贫瘠神秘的无人区,我继续向北转道进入大西北的戈壁滩,去探索这条古丝绸之路上蕴藏的历史与文明。

甘肃敦煌---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提起大西北,不应该只有荒凉,而应该是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沉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天下奇观。

甘肃敦煌---玉门关遗址

从玉门关残缺的大方城遗址,到鸣沙山侧的月牙泉;从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从张掖的七彩丹霞,再到武威的雷台汉墓。这条狭长的走廊里有背负着家国使命的孤独探路和汉朝公主,有开坛设讲宣扬佛法的高僧,更有那位意气风发封狼居胥的汉家少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弹指间,千年已去,沧海桑田。我在这条神奇的走廊上,看见了一代又一代的行者穿越时光,看见那些激情、欲望、喜悦、悲壮,不断的重复轮回。有那么一瞬间,我好似感受到了两千年前吹来的风,再一次回到了那个大汉旌旗飘扬,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我从未想过,那些我们读书时候随手翻过的一页页历史课本,竟是他们戎马一生的故事。或许在时光长流里,最不缺的就是遗憾。但正是因为这些抱憾而终的少年,望月悲怀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臣子,和许许多多被淹没在荒漠里无人知晓的无名战士,才让中华文明延续了下来。他们的故事,终将汇聚成为历史文化的长河。只要有人记得,便永远不会磨灭。

甘肃敦煌---G215红格线

敦甘肃煌---阳关遗址

在路上,遇见未知的自己

可以不三十而立,但不能只是三十而已。

一人一车,历经27天,驾驶时长226小时43分钟,经11个省/自治区(共55个市/自治州),总行程12881公里。在我三十岁伊始,那些曾经想不明白,琢磨不透的心事,竟在不知不觉中就释怀了。也许是因为那次高原缺氧时的窒息感,又或是因为那些个令人潸然泪下的历史故事。当曾经课本上的那些地理名词、山川湖泊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那种震撼感,无以言表。所有的答案,在此刻间好像都有了结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孤独本是人生常态,我还有万万里的路要走,还想要让自己的足迹遍布在更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那时的我又会是怎样的一个自己,就让下一趟旅程,再继续去寻找吧!

甘肃扁都口---祁连山国家公园


  • 自驾游
  • 精选调取
  • 车主说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12

发表回复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汽车之家论坛规范公示>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推荐视频

按住此处拖动
不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