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2个月,很多网友都留言或私信我,冬天到底该不该热车。先说结论,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需要热车,但是该怎么热车,接着往下看。
现在正是四九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只是今天好像是暖冬。去年这个时候,我开锐界L混动去尔滨,夜里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度,今年测试的这几天,最低温度只有零下16度。对哈尔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来说,这个温度算比较暖和了。不过与南方相比,这个温度依然很低了。在这样的温度下,我给锐界L混动,做了几次低温热车测试,在给大家展示测试情况之前,先说一下到底是否需要热车。
车主们都应该知道,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的水温和油温都会保持在比较高的温度,比如大多数车型的水温在80-95度,甚至有些追求性能的车型,比如宝马的发动机水温高达110度甚至更高。而我们的环境温度很少会超过40度,这几十度的温差永远存在,所以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需要快速把发动机水温和油温提升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这个加热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车。事实上,除了发动机油温和水温之外,汽车的其它油液也需要提升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比如变速器油、齿轮油等等,所以,汽车热车是全方位的热,而不是只热发动机水温和油温。
夏天气温高,水温和油温加热温差小,时间短,车主们都不会太敏感,打着火系好安全带,挂档出发,行驶几百米温度就上来了,感觉不到热车。而冬天,室外气温低,水温油温低,温度上升到正常温度需要很长时间,车主们就在纠结到底该不该热车。其实,热车是必须的,只不过如何热车,这个需要探讨一下。接下来,我就以真实的低温热车测试来给各位分析分析。
今年在哈尔滨我一共记录了三次低温冷启动测试。每次测试,车厢的起始温度都是零下10度。第一次的测试方法是静止不开暖风,第二次是静止开暖风,第三次是怠速行驶开暖风。
第一次和第三次测试,水温和油温起始温度很接近,第二次水温和油温高了6-7度,具体测试数据如下:
首先,锐界L混动这套混动系统设定为水温65度发动机熄火,水温低于59度发动机启动加热水温,所以我的测试就是从冷启动开始,到发动机熄火为一个测试周期。从上面表格的测试数据不难看出,低温冷启动后,如果开启暖风,发动机水温上升非常慢。
前两次静止冷启动热车测试,第一次不开暖风,水温从零下10度上升到65度,用时6分42秒70。第二次静止开暖风热车,水温从零下4度上升到同样的65度,虽然温差小了6度,但用时11分00秒35,增加了差不多4分18秒,热车时间多了2/3。所以,这就是广大油混车主反映的,冬天油耗明显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开暖风对油混车型油耗影响很大。
其实,纯油车冬天油耗也一样增加,只不过相比油混车型,纯油车增幅没那么大。原因很简单,油混车型在气温不太低时,发动机停机时间多;而且油混车型空调制冷靠动力电池,电池电量主要来自于滑行或制动时回收的能量,这种能量在油车上是浪费掉的。另外,纯油车夏天发动机也不会停机,空调压缩机靠曲轴带动,能量消耗的是发动机燃烧的燃油,而纯油车的暖风都来自于发动机水温的热量,甚至比夏天开空调更省油。所以对油车来说,冷天开暖风和热天开空调,对油车的油耗影响没有油混车型那么大。
换句话说就是:纯油车型冬天的油耗增加,主要来自于起始水温油温低,加热到正常温度比夏天多消耗的热能;而油混车型冬天的油耗增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发动机需要不断保持足够的水温而增加了发动机的运转时间。
第三次的测试方法是低温启动后,开暖风挂档怠速行驶。起始水温和油温比第一次测试高了1度,算是非常接近的。而这种热车方式,到发动机水温达到65度,一共用时7分09秒70,比第一次多用时27秒多,那是不是就说明这种怠速热车的方式不好呢?
非也!首先,第三次热车是挂档怠速行驶,车速大约在20km/h左右,空气流速比静止热车大,水箱散热更快,理论上升温速度会比静止时慢。而且,第三次是开暖风热车,前面已经说过了,冬天开暖风对水温升温影响很大,第二次静止开暖风热车比第一次静止不开暖风热车,足足增加了2/3的时间。刨去空气流速大导致的升温慢的影响,如果不开暖风怠速行驶热车,水温达到65度的时间估计会小于5分钟。
所以,冬季正确的热车方式应该是,打着火,系好安全带,就挂档怠速行驶,等水温上到四五十度以上,再开暖风,这样不仅水温油温上升快,而且还能节约燃油。以锐界L混动第三次测试方式为例,7分钟过后,水温65度发动机熄火,已行驶1.8km。如果静止热车,这1.8公里的路程又需要消耗一些燃油,油耗自然更高。
更重要的是,前面说过了,热车不仅仅是加热水温和机油温度,其它的油液比如变速器油、齿轮油等也需要升温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如果是静止热车,其它的油液是没有办法升温的,即使发动机水温油温正常了,一样不能以正常速度行驶,还是要怠速缓行,这其实相当于分了两次热车,导致平均速度低,油耗也会增加。所以,掌握正确的热车方法,即使冬天你的油耗也会比别人低。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