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换位多少公里一次最为合适?

芝罘人
0浏览 · 2020-11-22 12:01
关注
大家都多少公里换位的?换位时需不需要做轮胎动平衡?

举报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优质解答

SHP雪狮 关禁闭 已屏蔽
标致307

                  轮胎换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每个轮,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待上一个时期,因每个位置的受力点不同,会造成轮胎磨损不同.所以让各轮胎都遭受下受力不同的环境.这样才会使各胎磨损一致,达到其最大的使用寿命。还有换位时可以详细观察到轮胎里侧是否有安全隐患。1.全尺寸备胎.5000公里轮胎换位一次,每次检查动平衡,可采用五轮逆时针循环换位法.即第一次换位时,将备胎换入右前位置,把原右前胎当备胎,右后上左前,左前到左后,左后到右后.第二次感觉哪一个花纹稍浅,可取之当备胎,其它还须循环换位。2.备胎小一号非全尺寸的车友可采用交叉换位法.也检查动平衡.可5000-10000公里一换.即右前与左后.左前与右后互换,下次直接,即右前与右后.左前与左后互换.再下次右前与左后.左前与右后互换.以此类推。3.单导向轮胎建议前后直接更换,不可交叉。4.前细后宽的只能左右更换。     

共有条对话 >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半痴半醉半虚伪 关禁闭 已屏蔽
宝马1系
通常是8000~13000KM。如果车辆是每5000KM更换机油,那么选择每10000KM,在更换机油的同时进行轮胎换位,是比较合理的。
四轮换位以后可以做一个动平衡,不用做四轮定位。
2020-11-22 12:02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MX8756 关禁闭 已屏蔽
RAV4荣放
如果一年也就10000公里左右的话,没必要换位的,因为五年左右就要换胎了。
2020-11-22 12:03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木一6717F 关禁闭 已屏蔽
奔驰C级

小型车四轮换位一般要求1万至2万公里换一次。四轮换位顺序是:左前轮换到左后,右前轮换到右后,左后轮换到右前,右后轮换到左前。有些车主是交叉换位。

2020-11-22 12:05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SHP雪狮 关禁闭 已屏蔽
标致307

                  轮胎换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每个轮,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待上一个时期,因每个位置的受力点不同,会造成轮胎磨损不同.所以让各轮胎都遭受下受力不同的环境.这样才会使各胎磨损一致,达到其最大的使用寿命。还有换位时可以详细观察到轮胎里侧是否有安全隐患。1.全尺寸备胎.5000公里轮胎换位一次,每次检查动平衡,可采用五轮逆时针循环换位法.即第一次换位时,将备胎换入右前位置,把原右前胎当备胎,右后上左前,左前到左后,左后到右后.第二次感觉哪一个花纹稍浅,可取之当备胎,其它还须循环换位。2.备胎小一号非全尺寸的车友可采用交叉换位法.也检查动平衡.可5000-10000公里一换.即右前与左后.左前与右后互换,下次直接,即右前与右后.左前与左后互换.再下次右前与左后.左前与右后互换.以此类推。3.单导向轮胎建议前后直接更换,不可交叉。4.前细后宽的只能左右更换。     

共有条对话 >
东滴东哥 关禁闭 已屏蔽
帝豪GS
定期实施轮胎换位,为保持同一辆车上轮胎磨损均匀,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应做一次轮胎换位,每行驶5000~10000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以避免轮胎非正常过度磨损,不允许在同一轴上安装不同型号或者新旧差异较大的轮胎。
共有条对话 >
True庞川疆 关禁闭 已屏蔽

这个没有规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一年左右需要换位一次。其实也取决于用车频率,如果用车比较多的话新车或新轮胎在5000公里时做首次换位,以后每间隔10000公里换位一次,3万公里或者更换新轮胎时做四轮定位。

共有条对话 >
咖啡豆豆dg 关禁闭 已屏蔽
轮胎使用寿命不尽相同。汽车每行驶一万公里就应该将前后轮按对角线位置对调。
共有条对话 >
123木头人er 关禁闭 已屏蔽
威朗
轮胎的调换一般是20000公里左右调换,调换位置是前后交叉调换。
共有条对话 >
xuelian198712 关禁闭 已屏蔽
帝豪

轮胎换位建议每隔1~2万公里左右去更换就行,这个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共有条对话 >
米其林工程师在线 关禁闭 已屏蔽
米工建议每8000-10000公里前后轮胎调位一次(如果车辆手册上有相关说明请优先参考手册上的数据),这样可以保证4条轮胎磨损的速率一致(通常前轮驱动的车辆,前轮磨损会比较快)。当您的所有轮胎都同时达到使用寿命,可以更换一套新轮胎,而不必被迫换一对轮胎。
若您有任何关于轮胎使用的问题,
欢迎在帖子发布时加上#HELP米#呼叫米工,米工会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PS:与米工互动,会收获惊喜:)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和最大勤勉以确保上述所登载和包含之所有信息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即便如此,由于技术信息存在的时效性、消费者个人理解上可能的差异、现场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上述所登载和包含之信息存在部分未更新或不完全适用之处。敬请谅解。
共有条对话 >
系统故障
发表回复
更多精彩

    加载中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取消
    确定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