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速前检车的胎压是2.5bar,这个胎压需要调整吗?

北境1988
0浏览 · 2020-07-13 21:38
关注
上高速前检车的胎压是2.5bar,这个胎压需要调整吗?是合适的胎压吗?

举报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2621916 关禁闭 已屏蔽
哈弗H2s

还可以,标准胎压为2.3-2.5bar。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别。

合适的胎压
1、根据国际GBT2978-2008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标准型轮胎:2.4-2.5bar
增强型轮胎:2.8-2.9bar
最高气压:不应大于3.5bar
冬季:以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为原则适当进行调高0.2bar左右。
夏天车子露天停放,气压一般可以比标准低0.1bar左右,以免高温爆胎。跑长途高速,胎压不能太低,适当按汽车轮胎标准气压下限调高胎压0.2bar左右
关注胎压是个好习惯,但也没有必要为了那0.1的胎压差而坐立不安,如果没有配备胎压监测,自己准备一个胎压
计或者装上胎压检测就可以比较及时的了解轮胎胎压的情况。
当胎压过低时:轮胎磨损加剧,容易产生爆胎,汽车油耗增加;
当胎压过高时:轮胎抓地力降低并快速磨损,刹车性能减弱;
当四轮胎压不平衡时,胎压差距大于0.3之后:开车就容易跑偏,而且加速减少胎压偏小的轮胎寿命。
从上述可以看出,胎压不正常不仅会减少轮胎的寿命,更严重的是危害到行车安全。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70%是由于爆胎引起的,而在所有造成爆胎的原因中,又有75%是由于胎压不足造成的。

2020-07-13 21:42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唐八戒2016 关禁闭 已屏蔽
明锐
这个胎压的话是标准的啦,不需要去调整什么东西。考虑到现在是夏天的话,温度会比较高,可以降低到2.3 2.4左右。
2020-07-13 21:42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Zip3 关禁闭 已屏蔽
不需要的,冷车打到2.3-2.5为宜,太冷的话会增加您汽车油耗,太热的话会影响您的舒适性的。
2020-07-13 21:43 回复
共有条对话 >
霸波奔追奔波霸 关禁闭 已屏蔽
奔腾T77
这个胎压就算是是标准的胎压吧,高速的时候肯定是会上升的,看幅度大不大吧
共有条对话 >
木木乖呐 关禁闭 已屏蔽
长安CS55PLUS
不用,汽车胎压一般在2.2-2.5为正常,汽车胎压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季节、装载负荷、行车路况等变化来做出适当调整。标准气压通常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车辆用户手册,驾驶室车门(B柱附近)旁边的标签,车辆驾驶座旁的抽屉,油箱盖小门。
汽车胎压,严格意义上指的是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而充入空气的车胎和四季变换有关系,并且胎压与车的性能有紧密联系,比如舒适度及运载量,还会影响车胎寿命。气压是轮胎的命门,过高和过低都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胎压过高,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磨损剧增,容易造成刹车失控,遇地面突起物或凹陷爆破,损害车的悬挂系统,乘坐不舒适等危害。
胎压过低,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行驶时胎内温度不正常增加,同时,由于胎侧变形严重,内部的钢丝、帘布层老化加剧,从而为爆胎埋下隐患,并且使耗油量增加,轮胎寿命降低。

不同车型的小车、SUV、面包车,他们的车身重量、底盘高度等车辆因素不同。出厂标准胎压就不一样,对于常见的家用车而言,乘用车的原厂胎压标准2.2-2.5bar都属于正常范围,最高不要超过3.0,最低不要低于2.0,高一点没关系,但是低压非常危险。冷车和空车时测量胎压最为准确,如果低压非常低就该检查轮胎是否有漏气现象,不分前后轮,因为乘用车一般不存在承重问题,通常采用的前后轮胎速度,以及承重等级相同。
另外,轮胎胎压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如果要准确测量胎压的话,必须要让轮胎彻底冷下来之后再测量。所以通常建议最好的测量时间是早上,同时注意是在平整的路面上进行测量。
共有条对话 >
米其林工程师在线 关禁闭 已屏蔽

胎压最低不低于半载推荐值,最高不超过满载推荐值,在此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日常载重、路况条件、以及对舒适性、油耗等的要求做适合自己的调整。打多少您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胎压应该打多少以车厂推荐值为准。车厂气压推荐值通常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车辆用户手册,驾驶室车门(B柱附近)旁边的标签,车辆驾驶座旁的抽屉,油箱盖小门。

2、车厂胎压推荐值指的是冷却胎压。定义如下: 停车后至少三小时后或轮胎行驶不超过2公里。如果只能在热胎时测量胎压,请将所测得的胎压数值减去大约0.3巴(=4psi)就是轮胎冷却充气压力。

若您有任何关于轮胎使用的问题,

欢迎在帖子发布时加上#HELP米#呼叫米工,米工会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PS:与米工互动,会收获惊喜:)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和最大勤勉以确保上述所登载和包含之所有信息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即便如此,由于技术信息存在的时效性、消费者个人理解上可能的差异、现场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上述所登载和包含之信息存在部分未更新或不完全适用之处。敬请谅解。 


共有条对话 >
系统故障
发表回复
更多精彩

    加载中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取消
    确定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