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公里纪念&更换进气管涡轮侧及油水分离器

    2015年3月6日提车上牌至今,我的白迈已经开了8200多公里;此前的维修保养、更换件的记录自不待言。如同在4000公里检查发现未发现烧机油、渗漏机油时所述——我无法确保自己独善其身,只能说自己可能相对幸运一些,遇到部件质量稍好一些的迈腾。不幸的是,涡轮增压进气口软管处的渗漏情况,在更换新的之后行驶了900公里又再次发现渗漏。

    这一次,是4S的车间主任帮我做了一些表面工艺处理,虽然最后还是出现渗漏,但这至少也是一个缓解机油渗漏的方法之一;虽然可能最终无法逃离渗漏的命运,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出来,供各位车友参考。

1、软管处渗漏机油的成因分析:

    油水分离器连接进气管(粗管)是通过一个被包括铝箔的小口径软管来连接的,连接处、也就是细管连接粗管的连接处,或许是材质问题、或许是工艺问题、或许是因为减配了曲轴箱通风,也或许是油水分离器的分离不彻底,导致软管处的外沿部位出现渗漏。

2、解决方案:

A、涂抹耐高温密封胶:发现无法解决,初步判断涂抹的部位不是渗漏的部位(当时涂抹在橡胶材质的粗管与涡轮增压进气口的金属部位),如果当初将细管与粗管的连接处涂抹高温密封胶,或许能解决,但现已无从考证,只能说,这是个重要的渗漏处;

B、拆下细管,将内壁的塑料隔膜削平,并将管道内壁用砂纸打磨光滑——这是因为材质和做工问题,导致机油蒸汽在管道内壁蓄积,冷凝后形成机油滴液,从而出现渗漏;削平塑料隔膜并打磨光滑后,理论上会减少机油蒸汽的进气阻力、进入增压器,最后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掉。但是,上次4S的车间主任在用该种方法操作之后又开了3000公里,仍然有机油渗漏,但是,渗出量的确减少了一些;

C、问题根源很可能还是油水分离器的分离不彻底,导致夹杂着机油的蒸汽进入涡轮增压进气管,否则此处不该有渗漏;因此,在4S的车间主任用这种方法处理但仍未解决渗漏问题后,我就只能选择拨打一汽大众的400电话投诉了。

    还好,一汽大众次日就反馈给我,让我到4S店监测;后来,去了4S之后明确告知对方,如果还是换管道而不更换油水分离器的话,估计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渗漏,所以4S就在评估后给我做了更换进气管道(粗管)的涡轮侧、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软管、橡胶软管接口这四件东西,让我等部件到了再去店内更换。很快,不到3天时间,就给我电话通知更换,于是,7月24日上午,我就委托同事帮我去店内更换。


    写了这么多文字,是想给各位迈腾车主一个借鉴和启示,您要觉得用得上的就用、用不上就不用;但是,我不接受谩骂、否定和拍砖——我不需要您来教训我或者教育我做的对还是错,上述文字是记录事实、分析原因,不是任何黑!这一点,提前声明!


说完了,看照片——先看8000公里留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过没有三十功名尘与土...



看看发动机舱的全貌——还算干净,至少,没有渗漏,这点算不幸中的万幸。



全新的软管。


商标还贴在上面,不过,这种德国制造,我真想吐槽...



圆盘状的物体,就是油水分离器


来一张近距离的特写


看样子4月17日出厂的,估计是经常坏的部件啊


再来一张近距离的发动机舱局部特写。


机油加注口也没有渗漏,还算OK


    最后的总结:

1、截至目前,未发现烧机油,当然跟我开车习惯有一定关系;

2、DSG的使用技巧,我在此前发的帖子里有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总之一句话,拥堵路段我不用D档而是手动挡;

3、除非是热车,否则冷车一律在启动着车后70秒左右再开始挂档——通常挂手动挡;

4、干式DSG升档降档的金属敲击声是设计问题,无法解决;

5、加油门时有煮水的咕噜咕噜声,收油门就没有;初步判断应该不是2.0T的涡轮增压卡子减配问题,因为1.8T的涡轮和2.0T不同,论坛里有朋友说可能是油管共振;如果有谁知道原因及解决方案,还望告知。

    总体上,改进版的迈腾,跟同级别的九代雅阁、全新CAMRY和天籁相比,配置算厚道的,驾驶起来整体感不错;但是,缺点同样明显,比如小毛病多、座椅很硬。

    是否值得购买,大家见仁见智吧。反正,我的下一辆车应该是日系的LEXUS或者INFINITY,或者BENZ的E Class,也或许是MPV了。

    希望如上文字对各位车主有用,谢谢捧场!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举报/纠错
2025/11/13 13: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