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迎好运】春节自驾游美丽的长沙

三峡DX7 东南DX7
0浏览/2021-02-22 12:18
+关注
春节长沙的朋友盛情相邀,我们开车自驾游了长沙。特意写此帖子参加这一次【新年迎好运】的活动。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来去匆匆,在长沙就开车去了岳麓山,橘子洲头,当然火宫殿坡子街等热闹的特色之处肯定不能不去,尽管这些地方多年来已经去过很多次了。



这是老的长沙火车站。在70年代是中国最大的火车站了,因为是毛***的家乡,某些人为了讨好,建设了这么一个超前的宏伟火车站,实际上是政治建筑。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是79年夏天,那个时候火车站周围非常空旷,火车站就是独树一帜的制高点了,看起来非常宏伟壮观。那个时候的客流量非常小,偌大的火车站空空如也。当年不论规模还是设施设备都是全国最大的最新的,就是在40年后的今天也不落后。这个火车站钟楼顶端上的造型倒很特殊,冷眼看上去,就像一颗尖尖的红辣椒。我当年第一次来到这里还以为对长沙人对辣椒有所偏爱,把红辣椒是长沙的城徽呢!其实那是火炬。这是当年极左政治的产物。有一次在这里有个小伙子问我“长沙火车站钟楼上的造型为什么是个红尖椒?有什么意义?”我“扑哧”一声笑了:“那不是尖椒,那是火炬。”
   “火炬?”他惊愕地望着我,“怎么看也不像火炬,不是尖椒,也是个咖啡冰淇淋。”
   我就给他聊了一番关于这个火炬的事情。
    当时正是极左路线肆虐的时期,建筑设计师们绞尽脑汁、日以继夜地设计着这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主体工程的设计很快出来了,但怎样更好地体现政治主题,却使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设计师们伤透了脑筋。后来有人借鉴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思想,便提出在火车站主楼的最高处建造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寓意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炬方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熊熊燃烧的火炬应体现随风飘逸的动态美感,这样的火炬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力的震撼。可是,火车站是坐东朝西的格局,火炬的火焰朝什么方向燃烧就成了设计师们又一个颇为头痛的问题。如果火炬的火焰飘向右边,怕有右倾主义的嫌疑;如果火炬的火焰飘向左边,又怕招来左倾主义的横祸。如果火炬的火焰飘向后边,那就更可怕了,那就明显的是“西风压倒东风”,肯定会招来塌天大祸!极左路线的横行,使设计师们不得不终止了正常的逻辑思维,最后大家想出一个折中的设计方案,干脆把火炬建成一个不管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到的筒状。这个直冲冲的火炬难免让人误以为是尖辣椒或者冰淇淋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极左的政治氛围。近几年我听说长沙火车站的火炬将要改建了,我相信,改建后的火炬肯定不再会像个大辣椒,尽管湖南人喜欢吃辣椒。

岳麓山上的古迹很多,保护的非常不错。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这次来到岳麓山,已过了最美的季节,虽然没有迷人的风景,但大山深处所蕴涵的文化韵味,留下的精神瑰宝和厚重的湖湘文化,却一直充溢着我浮躁的心,让我流连忘返。走近岳麓山,犹如进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找回我心灵的那份净土。亲近岳麓山,宛如亲近一位浑身散发着历史的沧桑的老人。置身其中,心中徒然增添了一份敬畏。正因为这些,我慢慢的走,慢慢的看,感受岳麓山的博大胸怀,细细的品味着岳麓山的历史韵味。

山顶上面有空军的雷达站等等一些军事设施,划为军事禁区占据了好大一片区域。那些军事设施也大煞风景,有些影响景观。

登上山顶,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鼻,顿觉神清气爽,从山顶鸟瞰下去,半个长沙城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穿过山间的小路去聆听泉水叮咚的声音,越往上爬,越觉得空气的澄明透彻。空气中包含着一种湿润,一种清新,一种树木的芳香。在呼吸中甚至嗅到了山的气息。我感觉在这里城市的喧嚣声几乎消失了。我走在清幽的石阶上 ,聆听清脆的鸟鸣,再看看从树丛中漏出的缕缕阳光,可以充分享受山的宁静与平和。曲径通幽,通向无边的散漫和自由。岳麓山是一座不大的山,所以与雄奇壮观无关。但是,仔细体会,才会发现它的妙处。
经过近1个小时的攀爬,到达山顶,我没有多少兴奋与激动,因为我觉得爬上山顶不是我的目的,我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与感受,所以山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走好过程就是享受。尽管这山和那水,只是让自己在纷繁中得到一些片刻的安宁,但我心中已经很满足了。岁月催人,世事变迁,不知还有多少闲情可寄于山水之间。 在这铜臭漫天的俗世里,能在这找到纯真和恬静,也许就是在于对岳麓山深深的眷念,我心才得以净化。

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山脚有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宏扬儒家理学的岳麓书院;山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山顶则有被列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云麓宫,区区三百米间却凝聚了多少靓丽的人文景观!

这个爱晚亭看起来普普通通,是因为一首诗而出名。爱晚亭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它是因为杜牧哪首诗而闻名天下的呢?只要有一点点文化的人都知道的。

 爱晚亭所处的位置三面环山,开阔的亭前有池塘,池水清澈,桃柳环绕成行。山下便是岳麓书院。据说,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57年,即公元1792年。才建的时侯,因周边树木繁多,尤其是到了晚秋时节,一树一树的枫叶满山红遍,便命名为红叶亭,后因缺少诗意,便取了唐朝大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情画意,改红叶亭为爱晚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名人以名诗而出名,名诗以名人而扬名,名亭以名人名诗而传名,名亭又引出更多的名人名诗而盛名。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爱晚亭得以诞壮美而辉煌。 

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应该是吸引众人此次前往的理由之一,还有因为毛***当年在此地读书也使得爱晚亭知名度大为提升。

杜牧的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为岳麓山的枫叶做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广告,也使得枫叶成了岳麓山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去岳麓山拍摄爱晚亭这一带风景,要选择最佳位置。从爱晚亭往后远望,从黄兴墓往下远望,从亭子往下远望,或在山顶登高远眺,均能将不同景点的“红叶”尽收眼底。青檐红匾的爱晚亭包围在满山的红叶之中,是幅最美丽的画。江山本如画,本是永恒,本就只有我才是匆匆走过。江山之美是无法改变的,所能改变的只是心有所得,有所领悟的心。



这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以下网上资料是对书院的简单介绍: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还在这里供游人参观。这一次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因为30年前我进去过,免费的,而今门票50块钱。这个大名鼎鼎的书院成了个摇钱树,不知祖宗作何感想,须知这可是出了曾文正公的学府,唉,希望这个社会有所改变。
岳麓书院学规: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书院学规可谓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者岂不惭愧…… 
   
我想,岳麓山与其说是风景名山,还不如说是文化名山,山峰秀丽,清泉淙淙,美景也许随处可寻,岳麓书院巍然挺立,饮誉干秋,千年学府厚重的文化底蕴方是岳麓山的精髓。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没有岳麓山的勃勃生机,就没有岳麓书院的藏龙卧虎;没有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就没有岳麓山的幽静灵秀;没有岳麓山和岳麓书院,就没有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



这是岳麓山下的山门,出来就是湖南大学开放式的校园了。 我非常熟悉武汉大学,惊异于她的胸怀,校园内公交穿梭,不但有一座山安居其中,还有一片湖静卧其侧,然而她却依旧是羞涩的,如同其它大学一样,静静地躲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唯有山突显出来。然而岳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却以我无法想像的样子彻底展示了自己,我想这就是她的美丽。开放式大学,不仅在于她没有围墙,更在于她容人于无声,纳人于无形。毫无隔阂,任何人都可闲庭信步于这知识的海洋。山下的现代大学和山上的古代大学,到也是交相辉映,古今相承呀,也难怪湖南出名人,出伟人。自古山幽喜读书,风醇育人杰成就了这里。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听一个老师说过:在中国的高校密集区,有两个地方风水极好。一个是南京的栖霞山,一个,则是长沙的岳麓山。这里应该还是有点灵气吧,区区几里之间,三所院校、二十多名院士比邻而居。且不说那些几百年、几千年的名人印迹,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参差的古木之间。这里是非常让热闹的湖南大学饮食街,几乎都是大学生,俨然是一个小社会。爬山两三个小时之后,已经有一些疲劳,肚子也咕咕叫开了。这条街有长沙有名的杨裕兴面馆,来到长沙岂能不品尝杨家面。我要了碗香得够味,辣得过瘾的米粉。面细却有韧劲,入口滑润却筋道异常,汤清而味重,配以湖南的香辣,令人回味无穷,当然令人回味的还有它高昂的价格。

从岳麓山下来,在湖南大学的餐饮一条街吃完午餐,稍事休息后就来到了橘子洲头公园。早在1985年夏天就和同学一起游长沙来过橘子洲头,时隔30年在一次重游,简直是天壤之别。...

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都认识到了这个沙洲的重要性,采用国际大师的设计蓝图,重新布局规划,将整个沙洲原来茂密的橘子树和其中的曲折小道,妆扮成一艘航空母舰,在洲尾修建了庙宇和高级酒店,在洲中分块种植不同品种的树木,估计不同季节来此都能看到不同的花卉和水果。作为园林,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少不了的,这里安排多处小型池塘,也修建了多座石拱桥,让平坦的沙洲多了些动感和灵性。行走在橘子洲中,看着湘江和两岸,感叹这里除了地理位置没变,什么都变了,只有那看似脉脉温情的江水依然如我当年所见。

从橘子洲头望过去,湘江对岸一片高楼林立,一幢幢高楼广厦拔地而起,好似剑指苍穹一般巍然挺立,盘踞在湘江江畔,这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沿岸的高楼都是40层以上的,非常壮观。在橘子洲头可以隔江看车流如梭,阅都市繁华。我忍不住拍摄了好多片子。

橘子洲是流经长沙市区的湘江中的一冲积沙洲,四面环水,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150米左右。橘子洲自古被称为“小蓬莱”,生成于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其实我们湖北宜昌枝江的百里洲比这个橘子洲要大得多,是名副其实的长江第一。但是上海的崇明岛应该更大一些。所以这个橘子洲充其量也不过算是湖  南的第一洲吧。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宛如一艘墨绿色的巨轮,泊定江心。橘子洲历史悠久,名闻遐迩。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清幽。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风景宜人的五星级景区,竟然是免费的,可能是在学习杭州西湖。值得赞赏!!! 

逛公园,我没有坐车的习惯。从湘江大桥桥下地铁站的公园大门口到橘子洲头望江亭步行要一个小时,有游览车,但是对于我这个驴友来说,做游览车走马观花,肯定不是我的选择,人生就像旅行,你不慢慢欣赏品味,匆匆忙忙向前奔跑,跑到头又能有啥?这里的观光小火车,20块钱,但是我还是背着相机沿着湘江往公园的深处走,没有目的,走到哪里看到那里,也就拍到哪里。橘子洲头太大了,完全徒步一般人吃不消。年纪大的人还是老老实实买票乘坐游览车比较好,因为公园免费所以他们就把大门远远的封闭,不让公交车进去,以此昂贵车费作为门票免费的补偿。就连自行车都不让进去,除非你租公园的自行车。这就好比现在寺庙里面不让带外面的香进去,只能够在寺庙里面买是一个道理--你懂得!

橘子洲头因毛***而名声大振,靠着《沁园春. 长沙》让举国上下都知道了这个面积并不算大的江中小岛。现在橘子洲头已经成为成为长沙的旅游休闲的新亮点。橘洲其实已经具备国家级风景区的资源条件。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就是毛***在这里写下《沁园春?长沙》的诗词描绘的最美的地方--层林尽染的枫,金橘满树,碎了一地黄金的银杏。我虽然来得不是时候,错过了它最美的时光,但它仍然这么让我欣喜。

冬日暖阳下的微风轻拂江岸边绿色的垂柳,江水一路欢悦,奔向前方,绿色的草坪,剪修整齐的花木,还有早已绽放的玉兰花,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沿江边前行,整个小岛已经被修建成一个漂亮的公园,岛中的小湖边,沾水摇曳,小湖上横卧的小桥上,时而有一对亲密的情人走过。 

公园内的几个红房别墅建筑,在绿水苍柏,红花翠柳的映衬下,显得媚艳而有灵气。

与橘子洲头天心阁对应,湘江对面新建了规模很大的“杜甫江阁”。杜甫的晚年身境凄凉,漂泊在洞庭湖和潇湘边,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行走在长沙一带,到处可以见到杜甫曾经走过的足迹和纪念他的景点。


一路上都是芳草连天之景象,以樟树梧桐和橘树尤多,每当江风袭过,树叶便轻摇慢舞,沙沙作响。这满眼的绿意,满面的微风,满天的阳光,和满心的轻松自在,真暖。此时此刻我体验着旅行的快乐,旅行的意义就是在于唤回人们对于大自然最初始的记忆,从现实生活的烦恼中得以短暂解脱,去反思过去和体悟人生。

橘子洲头公园很漂亮,处处开满了鲜花,草木生长得很茂盛。公园以成片橘园为绿化主体,杂檀名贵花木,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园内茂密的橘子林,种植着数千株两、三米高的橘子树。那一天人不多,天清气朗,处处都是风景,空气也好的不得了

橘子洲是一幅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

我沿着小道漫步,只见湘江水从西往东缓缓流过,山、水、洲、城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橘子洲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桔子树、柚子树、桃树等等,为这一片绿色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公园内到处楼台亭阁,苍松翠柳,花丛水榭,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我在此观水、观花,让人感觉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梦幻境界,让人留恋忘返……


走过一段小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口小水塘,水质比流动的湘江要好,水塘边有楼台别墅,楼台能休憩,别墅只能远观,而水塘里青蛙的鸣叫一阵接一阵,极易把人带回童年或者乡野,水里也有金鱼,应该是养殖的;游道途中,不时出现生肖石凳,无论猪狗,还是龙虎,一律做得憨态可掬,讨人喜欢,不去亲密接触都不行;而在树林间,飞翔着无数只白鸽,飞累了就歇息在草坪上,或者树枝间,我们的到来,鸟儿并不惊慌。 

百米高喷位于核心景区入口北广场,该喷泉喷高80-100米,喷泉由单柱主喷与周边附喷组成一柱冲天。在湘江上勾绘出一幅立体的水景图,与湘江两岸秀美的风光遥相呼应,更突出橘子洲的风采。可惜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喷泉的壮观景象。虽然我步履匆匆急行游走,但这里的美景让我至今难忘。即使在我整理照片和文字的此时,依然沉侵在那春色满园生机盎然风景秀丽,环境清幽诗情画意的回味之中。只要再到长沙,肯定还会再游橘子洲头!


橘子洲的落叶特别的美,特别是当叶子掉落在草地上,小路上。在温暖的冬季,橘子洲洲的草地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没有一点冬天的感觉。看到掉落在草地上的叶子,会有一种很柔软的感觉,会有一种想躺在上面的冲动。



橘子洲的游道有三种,一种是沿江大道,可以看湘江渔船和岳麓远山;一种是环形公路,比较宽阔平坦;一种是曲折的小路,曲折于洲中林间。湘江水色有些浑浊,环形公路少有风景,林间小路倒是蜿蜒别致,我走的就是林间。 

能令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能让晚年毛泽东恋恋不舍,能让中外游客心向神往,橘子洲头的确有不同凡响的魅力。 

湘江水流缓慢,河床宽阔,随有浑浊,却是波光潋滟,沙鸥点点。堤岸围砌石栏,垂柳护堤。在这个季节嗅不到满园橘香,却有樟树的淡淡幽香随风飘散,若隐若现;堤坝的花圃里偶有盛放的山茶花,娇艳妖娆。橘子洲上有林林总总很多植物。高大的樟树、沧桑的柳树星罗棋布,其树龄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在自身枝繁叶茂的同时,也见证了洲内洲外的历史变迁;如茵的小草,遍地都是,为橘子洲地面上装扮了一层厚厚的绿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使我不敢去肆意践踏,也不忍去破坏美丽;一些竹木、花草和果树的和谐相处,让橘子洲五颜六色起来,特别是一片橘林,可以想象,橘子红了的时候,橘子洲头又是另外一番秀美景象。 

一个团队在这里激情合影,感染我也远远的拍摄了这一张片子。
来到橘子洲头,不可错过的就是这巨大的青年毛泽东雕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吟诵这首词。看着这雕像,让人想起当年的毛泽东,恰同学少年,于长沙求学,开始接触马列思想,赶上了中国革命的浪潮,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们现在没有赶浪潮的运动了,相安无事也不错。

青年毛泽东像的基座里面是个纪念馆。雕像的背面,立有“橘子洲头”石碑,碑的反面镌刻着毛***挥斥方遒的《沁园春.雪》;雕像的正面前方立有一长形石头,上书毛***苍劲有力地“指点江山”四个大字,毛***当年在橘子洲头“指点”的也许就是近处的湘江和远处的岳麓山,我固执地这样认为;雕像非常雄伟壮观,青年毛泽东的目光深邃,正在凝望滚滚北流的湘江。我暗自佩服这座雕像的创意者,他既把毛***的青年形象永恒地留在了橘子洲头,也把毛***的不朽灵魂永远地刻在了橘子洲头。

据查阅资料,这个2009年12月26日落成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成了橘子洲头的标志性建筑。我在想,像长83米是不是相当于他活了83岁?不过根据资料说明,雕塑83米长,41米宽,8341是毛泽东当年的警卫部队番号。多么奢侈啊,一个共和国最精良的加强团来保卫,在当年那样没有激化矛盾的和平安全环境,实在是过度警卫了。

我很喜欢橘子洲,虽然岛上的规划格局看上现代化了些,但是看上去却是十分好看的。鲜花,草地,亭台,楼阁。我觉得令我十分喜欢的有三样:落叶,夕阳,眼神。其中,最具感染力的就是橘子洲看到的夕阳与毛泽东雕像的眼神了,也正是这两个,怎么用相机都拍不出现实中的感觉。所以,还是亲眼一见比较感动。

我关注塑像的眼睛很久,当我走到雕像近前,抬头看那双眼睛,散发出神采奕奕的感觉实在令人称奇。仿佛对一切充满着期待。我感受到了这双眼睛的魅力。眼神太出彩了,整个雕塑的精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中,眼睛也是最吸引人、最能体现青年毛泽东的精、气、神的地方。雕塑的眼神非常生动地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宽阔的胸怀、青春励志的豪情。我以为雕塑的眼睛由有反光效果的玻璃石镶嵌,因此才会有反光的效果。但是根据资料,雕塑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拼装,眼部也不例外,之所以有深邃的眼神,是通过把瞳孔部位挖空,依靠自然的投影关系营造深邃效果。整个雕塑仅眼睛部分就用了十几块石材,其中最重的有1吨,只能依靠塔吊送到指定部位。朔象的眼睛只有拍摄近景放大了才看清楚,原来眼睛是两根圆柱。


青年毛泽东雕像异常高大,迎风纷飞的发丝,炯炯有神的目光,若有所思的神情,把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那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质刻画得入木三分。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对材质的要求非常高,既要表面纹理均匀,质感好,又要材质坚硬,色调一致,长沙的气候和酸雨季节还得耐酸碱、耐风化、耐冰冻,并且成材率要高。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的石材产自福建龙岩市永定县永定乡永定村的矿山,“永定红”的颜色比较偏暖色调,花纹均匀细致清晰,能够很好地表达雕塑的艺术感觉。这一雕塑的所有石材全部源于一个矿口。具体施工中,先制作了一个1∶2的模型雕塑,然后按等高线将玻璃钢模型画线分块,再根据分块编号切割石材,然后对石材加工打磨,每个环节都是依靠计算机精准计算和采用传统工艺完成。8000多块石材从矿山切割下来后全部依据事先确定的位置编号,再根据编号次序进行加工,加工好后运到现场按编号位置拼装,拼装完成后进行微调和精修。雕塑完成后,表面还将覆盖一层石材保护剂,在雨天,这层保护剂将在雕塑表面形成‘荷叶效应’,雨水滴在上面就像滴在荷叶上一样,形成水珠,而不会渗透到石材内产生深浅不一的干湿色差。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雕像没有色差的区别,绝不会因雨水透进石层,出现深浅不一的情况。在结构上,雕塑内部钢结构共有57层,每一层都有12个固定的控制坐标,与此同时,每块石材都有4个控制点,安装时严格按照三维坐标控制定位,不能有任何偏差。比如下巴部位雕刻着痣的那块石材是在钢结构第四层,根据三维复合坐标确定其位置,石材便可准确安装到位。
雕塑的结构从内到外一共有三层,最里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是钢结构,最外层是干挂石材。一个看似简单的“挂”,实际却包含十几道工序。8000多块石材最重的有1吨多,最轻的也有300多公斤。具体拼装过程中,用塔吊将石材吊到空中后,再用手动葫芦定位,最后将石材焊接在钢结构上。头发的安装也是石材拼装的难点。飘逸的发型也是由七八百公斤重的花岗岩精心拼装的。据资料,雕塑右侧的飘发长7.58米,是安装中悬挑最长的部分。

我看见毛泽东的巨型雕像静静地立在那,还是那样的书生意气,仿佛在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许,斯人已去,但精神长在,棱角清晰的雕像就是橘子洲的灵魂,橘子洲还会寂寞吗?我一向不膜拜谁谁谁,但对携来百侣曾游的毛泽东爱憎分明的气魄深有感触,就觉得橘子洲终是要大放光彩的,引无数游人竞折腰。当年那个二十多岁身穿长衫、肩挂油纸伞的新青年来过,他问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今天,看来什么都不用问,橘子洲头到了,面对滔滔湘江水,我能找到完美的答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那里的鸟儿竟然环绕着这个雕像飞,然后栖停在雕像上。太有意思了,而且还是成群成群的鸟儿。不知道鸟儿们也被雕像折服,还是雕像上有安家的鸟巢,就不得而知了。


望江亭为亭廊结合的仿古建筑,历来是橘子洲标志性景点。
来到这里,让我不由想起少年时期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词,当时被感染产生莫名的激情。现在重温依然让人豪情顿生。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柯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帐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我早在上小学时就会背诵了。我就感觉用一个词概括:大气。现在看起来,显得更加亲切。站在雕像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湘江边年轻毛泽东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任风吹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在这里遥想当年,踌躇满志的青年毛泽东,携扭转乾坤抱负,在橘子洲头挥毫抒怀,写下了如此豪情满怀大气的诗词,抒发远大志向,是何等斩露头角的大家风范!在这里重温《沁园春 * 长沙》,些许揣摩点什么,不妨由衷抒发人生嗟叹。苍天,给我的时间不多,且行且珍惜,去放飞心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收获一份旅行的快乐吧!

巨大鹅卵石上的 指点江山 手书,是青年时代钟情于此的毛泽东的墨迹。“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时此境完全吻合了毛***诗中那种风华正茂与豪情壮志,现场亲眼看会更有感觉。


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淡然地流,现在机动船代替了千帆竟发。百舸争流驶向利益的目的地。人类的过度利用自然,鹰击长空的景象愈来愈难见到了。橘子洲头无声地看着世事的渐变。此地因毛***的诗而闻名天下。除了小坐怀想古今外,可看的就只是湘江的水天茫茫了。水归何处?人生归何处?多想也妄添思绪,不如如水无形随天地流,流到不知归处逍遥。在我的想象之中,橘子洲是放飞理想的地方。我是在中学时代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认识橘子洲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景、抒情、壮志。这是一首真正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情调的杰作。不过,用今天现场的自然环境来对比***词中景致的话,那么,还是要令人失望的——枫叶红过了,湘江泛浑,天上没有苍鹰飞翔,江面不见帆船穿梭,水中看不到鱼影…
橘子洲头是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就读时与同窗蔡和森等人经常去的地方,1925年,毛***(我不喜欢指名道姓,他老人家既是长辈,又是伟人,所以还是用以前的称呼更亲切些)重游橘子洲后,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词篇《沁园春·长沙》,激情地回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据说建国后,他共八次重上橘子洲,“才饮长沙水”。

凭栏望江,青波粼粼,鱼欢戏水,思绪纷飞,遥想当年毛***江中击水。在这里,在著名的橘子洲头,我似乎听得见一种胸怀和无数种胸怀的对话,仿佛听见了当年毛***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我感觉在这里可以保留一些宁静思远。在这里我还学了伟人的样子,挺立橘子洲头,左看长沙市景,右看岳麓山,从中感受“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虽然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其实,亲眼看了,绝对不会后悔的,毕竟我来过,这已足够了!


穿过竹园,走过橘子丛林,在桃花和樱花丛中穿梭,呼吸湘江飘来的江水潮湿的气息,你会感叹天地的造化,一个橘子洲头,将湘江一分为二,最后再合二为一,真是应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雕像,就屹立在橘子洲头,俯瞰湘江两岸,而一些革命先烈的雕像也分别在岛上,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向警予等,据说当年,毛泽东经常和同学在橘子洲头,中流击水,看浪遏飞舟,一群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这样的激扬文字,给橘子洲头增添了一种伟岸的魂魄,谁曾想,一群文弱书生,一帮稚嫩的学子能够有一天,结党带领天下的人们,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国 。钱钟书说过,中国有三个半人,广东算一个,湖南算一个,浙江人算一个,山东算半个,这里也说明,湖南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虽然愿来意思于今有别,但是,湖南自清以来,确实出了不少英杰,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不算为过,这里也是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哲学家、文学家诞生的摇篮,这些风流人物大家是历历在目的。
   在这里我发现一个特别的视角,所以特意拍摄了这一张片子,当时就想好了写下这些话。从这个角度看,毛泽东目光正注视着湘江对面的保利大厦,这是一个在房地产界获取暴利的暴发户。青年毛泽东当年肯定想不到今日的生活状态,他可能难以接受如今的现实,这和他当年的奋斗目标相悖。


夕阳余辉落下,我从西边往回走,清爽的江风徐徐吹拂面颊,令我心旷神怡而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美丽的夕阳正好落在岳麓峰顶,火红的余辉映照着湘江水,铺洒在橘子洲,不能把此刻的美景记录于相机镜头,我就把它珍藏在心头吧。夜幕渐渐降临,江面灯光闪烁,毛泽东雕像在夜色中愈发显得金光灿烂,橘子洲头在夜色中越加显得静谧安宁......走出橘子洲的时候,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作别和思索,自然的长河形成了橘子洲的旖旎外壳,历史的风雨又赋予了橘子洲的独特内涵:橘子洲,更多的是一座生命之洲。
橘子洲头风景优美,一岸是迤俪的湘江风光带,一边是岳麓山下的风景。当晚,橘子洲要放烟火,燃放前要清场。我在***像前等到19点多才离开了橘子洲。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迷失大陸 关禁闭 已屏蔽
兰德酷路泽
0
nice
2021-03-19 00:26 回复
系统故障
发表回复
更多精彩

    加载中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取消
    确定
    0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