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避震又出黑科技,这次是雪铁龙搞的事情

VTC_Joe 飞度
0浏览/2017-09-05 15:59
+关注
雪铁龙的新车“天逸”还没上市各种公关稿已经开始满天飞了,什么“科技感”的外形,什么全新的设计语言,还有搞事情的板车悬挂。不过作为一个前PSA粉法国人的科技以换壳为本,我已经习惯了。
还好这次好像有点干货,雪铁龙折腾出了一种叫做PHC的自适应避震值得研究研究。
先看个视频,瞅瞅啥叫PHC。

http://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2053221
视频链接在这里

如果还是看不明白
那就听我解释吧

普通避震器(上)与PHC避震器(下)内部结构对比
(后期手写记号不是重点)

普通的避震器原理不用太多的解释,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有小孔的活塞在油液桶内上下运动产生阻尼,这种避震器的特点是阻尼力在避震筒内任何位置都相同,且阻尼力随着避震器压缩回弹速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但是
在PHC避震器中,避震器在上部和下部各多出一个部件,如果雪铁龙的工程师脑子没坏掉的话这两个应该不会是钢笔杆之类的异物而是阻尼部件。
先看看左边也就是避震器下部的组件。


(标记不重要,看图就好)

我想
可能
大概
或许
工程师的灵感真的来自于钢笔笔杆
避震器底部的部件就像是一个钢笔笔帽,上面的塑料部件相当于钢笔笔身,笔身可以插入进笔帽中。值得注意的是“笔身”上开有从大到小的洞,这些洞和避震活塞中的活塞孔有着相同的作用——产生阻尼力。那为什么要开这么多洞呢?
下面,有请灵魂小画手上线!!!



产生阻尼力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笔杆”部分向下运动挤出阻尼油就能产生阻尼,同时阻尼孔会被“笔帽”挡住,“笔帽”越往下运动阻尼力越大。这种阻尼力与避震器位置有关,避震器越被压缩到底阻力越大。
那么,这个部件的作用就知道了:这根避震可以把活塞中的阻尼做的小一点保证舒适度,但是活塞阻尼小了容易让避震器“打底”。所以才有了这个“钢笔”结构在避震器即将“打底”时提供额外的阻尼力保护避震器。

然后
再看避震器上面的部件




个人认为这个才是这套避震器舒适性的核心部件
至于为什么,我要慢慢说
还记得我们之前聊自适应阻尼避震中的案例么:
干货,谈谈悬架避震和“黑科技”的自适应避震器
这个链接
http://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2009841


我们详细的描述了一下车轮压过减速带的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叫做“拳击手”场景(没错!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
意思就是当车轮压到减速带上之后,车轮在下减速带时是有可能会悬空的,这时压缩的弹簧会推动悬挂和车轮向下运动,就像是拳击手用重拳击打地面。
如果这时避震器阻尼小,这一计重拳会打出十足的威力,同时反作用力会传到至车身影响舒适性。
上面我们分析过PHC的避震器其本身阻尼肯定是偏小的,不然也不用设置一套“钢笔”机构来防止“打底”,那么小阻尼避震器怎么应对“拳击手”效应呢?
答案就是这个
↓↓↓



单向活塞
带有小孔的塑料片实际上是一个活塞
弹簧部分和弹簧中的垫片让这个塑料片成为一个单向阀
由于布置位置的关系这个活塞只在避震器即将完全拉伸开的时候起作用,拉住拳击手单身20多年的拳头。
总结一下
自适应避震的设计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雪铁龙的这套PHC避震有别于市面上其他的自适应避震器,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思路——基于行程位置的阻尼可变。通过小阻尼活塞满足舒适需求,再用防止触底机构和防“拳击手”机构最大程度削弱小阻尼的危害。
那么和世面上主流的自适应避震比起来有什么区别呢?
敬请期待下集
PHC VS Reflex
END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VTC泡饭 关禁闭 已屏蔽
0
科普
2017-09-07 20:33 回复
申大壮 关禁闭 已屏蔽
阿特兹
0
2017-12-15 11:48 回复
blackgol 关禁闭 已屏蔽
大众Eos
0

PHC VS Reflex

在哪里呢

2018-09-20 08:56 回复
系统故障
发表回复
更多精彩

    加载中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取消
    确定
    0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2015/02/02 13:56